娜塔莎·坎普希
1988年生于维也纳。1998年,年仅十岁的娜塔莎·坎普希在上学途中被绑架,并被囚地牢长达3096天。2006年8月,她自救成功。2010年9月,坎普希根据自己被绑架的经历出版了个人自传《3096天》(3096 Tage),2013年该书被改编成电影《3096天》。
该书是曾被囚禁地牢八年多的奥地利女孩娜塔莎•坎普希于2010年9月6日推出的自传体作品,该书完整披露作者当年被困地牢的经历。1998年,十岁的娜塔莎被绑架,并开始了长达3096天的囚禁生活。从等待到绝望,娜塔莎从小女孩长成了少女。八年半来,娜塔莎•坎普希不断被殴打、羞辱,甚至听到骨头被打至断裂的声音。八年半来,娜塔莎•坎普希不止一次试图自杀,可是另一个自我又不断让她守住求生的希望……在不见天日的地牢中,娜塔莎最渴望的是太阳的温暖,家人的拥抱。逃出魔掌后四年,娜塔莎首度打破沉默,为自己发声,记录3096天的被囚生活。重获新生后的娜塔莎,面对世人,她凭借莫大的勇气讲述自己的故事,并继续勇敢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愛爾蘭作家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1969-)以囚禁為題材,寫下精采萬分的小說《房間》(Room,2010)。無獨有偶,《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在故事取材上相似於《房間》,同樣以囚禁為題材;不同的是,這是作者娜塔莎.坎普許的親身經歷。 誠如書名所示,娜塔莎...
评分愛爾蘭作家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1969-)以囚禁為題材,寫下精采萬分的小說《房間》(Room,2010)。無獨有偶,《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在故事取材上相似於《房間》,同樣以囚禁為題材;不同的是,這是作者娜塔莎.坎普許的親身經歷。 誠如書名所示,娜塔莎...
评分愛爾蘭作家愛瑪.唐納修(Emma Donoghue,1969-)以囚禁為題材,寫下精采萬分的小說《房間》(Room,2010)。無獨有偶,《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在故事取材上相似於《房間》,同樣以囚禁為題材;不同的是,這是作者娜塔莎.坎普許的親身經歷。 誠如書名所示,娜塔莎...
评分周六一天就读完了 周二才开始码字… 如果算干货的话 可以算是从中映射出了《巨婴国》里的巨婴 全能自恋的龙 妈宝男;心理学;家庭教育;社会舆论;政治黑幕…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两点: 1.面对灰色的人 事 物和社会 我们非要把它变成非黑即白。在读书的过程中 经常会不忍直...
评分周六一天就读完了 周二才开始码字… 如果算干货的话 可以算是从中映射出了《巨婴国》里的巨婴 全能自恋的龙 妈宝男;心理学;家庭教育;社会舆论;政治黑幕…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两点: 1.面对灰色的人 事 物和社会 我们非要把它变成非黑即白。在读书的过程中 经常会不忍直...
标记
评分在漫长岁月的囚禁、控制、侮辱、奴役下,成长中的女孩还能保持对自由的执着,没有磨灭独立思想的能力,实在能鼓舞人心。然而另一方面,环境对人的引导和规训能力如此强大,而且时间越长对人影响越深,她为何在八年之后获得与人交流获得救援的机会而怯懦得甚至不敢说话?是源于漫长时间的规训、引导和惩罚。
评分看过电影所以拿书来看看,确实可怕,完全找不到初始自己一晃而过的sm心理。只有错乱,暴力,神经质和错失年华的可怕。看得出她对媒体政局警察不作为的愤怒敌视,更多的还有媒体暴力。一直在描述自己遭受的暴力和自己的反抗。对斯德哥尔摩这标签深恶痛绝。这么多年低自尊的生活摆正到如此很不容易了。
评分尖锐,而且残忍。
评分地牢的囚禁和社会的约束究竟哪一个更可怕?作者在文中对绑匪沃尔夫冈的正面批评是少于对公众和媒体的批评的,人们或许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同情她,而是打着同情的旗号,用道德对受害者再次进行精神的绑架。对于公众来说,我同情你的遭遇,所以你必须表现得值得我去同情。对于媒体来说,你的悲惨遭遇必须被所有人知晓,不管你愿不愿意。对于社会来说,恶魔永远是恶魔,不可能有人性的一面,受害者没有讲述事实,表达自我想法的权利,有的只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令人匪夷所思标签。地牢和社会的约束究竟哪一个更可怕?一个用阴暗的地牢囚禁了你的肉体,另一个用无形的高墙约束你的灵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