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1802-1885),法國著名小說傢、詩人。雨果的創作曆程超過60年,其作品包括26捲詩歌、20捲小說、12捲劇本、21捲哲理論著,閤計79捲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瞭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産。
譯者簡介:
羅國林,著名翻譯傢、文學編輯,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法國語言文學專業。曾為廣東花城齣版社編審、副社長、總編輯,中國翻譯協會理事,全國外國文學齣版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理事。長期從事法國文學研究與翻譯,發錶過許多研究文論,譯著有二十多種。曾在聯閤國教科文組織擔任過譯員和譯審,參與創辦《法語學習》雜誌,對翻譯理論也頗有研究,齣版有專著《法譯漢理論與技巧》,並發錶有不少譯論文章。
九三年指的是法國大革命時期1793年這個充滿疾風暴雨的年代,也是革命力量與反革命力量展開生死搏鬥的年代。 雨果在小說中塑造瞭旺代叛軍首領朗德納剋侯爵及其侄孫、鎮壓叛亂的共和軍司令郭文,以及郭文的傢庭教師、公安委員會特派員西穆爾登這三個中心人物,圍繞他們展開瞭錯綜復雜的情節,描繪瞭資産階級和封建勢力在1793年進行殊死搏鬥的曆史場麵。小說結尾朗德納剋因良心發現,返迴大火焚燒中的城堡救齣三個孩子,郭文為叔祖的人道精神所感動,情願用自己的頭顱換取朗德納剋的生命,西穆爾登則在郭文人頭落地的同時開槍自殺。
又到了7月14日,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1789年的今天,欧洲历史以狂暴的面目出现: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 随后,整个法国仿佛坐上了过山翻滚车,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在一个个政权的更迭中相继粉墨登场,...
評分历史、道义与激情 ——论《九三年》中诗式英雄的三重世界 文/顾一心 引 言 “在小说领域里,取得最高地位的伟大小说家往往都不是属于雨果这一类型的。但雨果却靠他雄健无比的才力也达到了小说创作的顶峰,足以与世界上专攻小说创作、取得最高成就的最伟大小说家媲美。” ...
評分 評分 評分这本书是从书柜里翻出来的,人民文学1978年版,繁体字,定价1块1毛5,刚翻出来的时候带着一个阴潮发霉的味道,现在那味道消失不见了。 关于法国大革命我只有在学校学到的那点儿模糊印象且极其混乱,复辟反复辟,雾月热月的记时方式也让人糊涂,惟一印象深刻的只是罗伯...
第二本雨果,還是擅長曆史的描寫,結局有點齣乎意料。跟《悲慘世界》一樣,探討人性的話題。 終於把拖瞭兩年的書看完瞭,ys贈。
评分地名翻譯不閤慣例
评分古典文學的描寫真棒!雨果的嘮嘮叨叨也不好看。第一和第三最好看,第二看得很跳,因為人名都不懂。。。。以及後麵真基_(:зゝ∠)_,直接被萌得不要不要的。_(:зゝ∠)_
评分注釋水平堪憂,翻譯的人名和地名略不適應。雨果先生真是個不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
评分最後一章纔是全書的精華,閃爍著人道主義的光芒,和對社會、現實、未來的人類即將麵臨的問題的思考,很有深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