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赫尔曼·黑塞 黑塞 随笔 德国 文学 德国文学 外国文学 散文随笔
发表于2025-02-02
读书随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世界文学是一个丰富无比的宝库,因为太丰富了,以致常使我们有不知从何处下手阅读之感,黑塞这本书正是作为阅读世界名著初阶而写的。黑塞是个优秀的作家,具备了作家本有的、深具人性的智慧,同时又是一个善于读书、博览书籍的人,由他来写这样一本书,可说再恰当不过了。他写书,他爱书,所以最能知道书的魅力。他不以学者的立场,而以自由自在的笔法,足可信赖的知识,娓娓道出他对世界名著的看法,读者可以在本书中品味世界文学的全般风貌,同时锻炼出一把开启世界文学的钥匙。了解黑塞的读书观,可以防止滥读之害,同时配合自己的爱好,从而逐步深入,系统地阅读欣赏各国名著的精髓。因此这不仅是一本杰出的读书指南,同时透过本书可以了解黑塞一生写作与阅读遍历的足迹、思想演变、宗教的探求,了解这位世纪智者在书海畅游的历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读书 读你自己 都读不完
评分“我们读书必须走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评分“我们读书非走义务之路,而需走爱之路。”“我的童年时代,以各种方式向我袭来。”
评分世界太大,读得太少,看得更少。
评分一直在想黑塞算不是算我最喜欢的作家虽然他的书我才读过第四本。喜欢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两篇和仿尼采的那篇。后面的回忆录部分略水。总的来说收的文章太杂了。
很少看“如何读?怎样读?”这类文章,因为我的偏狭,总觉得选书读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读者是一种存在,无法刻意借学习而成为。只有去读,读与思考,方能慢慢体悟出自己的救赎之道,并且没有捷径可走。但我无意中翻开了黑塞的《读书随感》,像是偶遇一个相识多年的老朋友,...
评分前阵子刚看完黑塞的《悉达多》,又粗略看了下《温泉疗养客》,加上这本书。小说,散文,书评,还是和诗人,黑塞是一个充满禅意,而又探讨哲学的多面手。 网上搜了下黑塞的照片,消瘦,到了晚年简直就是皮包骨,但目光平静,坚定。看着就忽然想起圣雄甘地,两个人气质实在...
评分1 1890年,13岁的少年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成为一名诗人。 在德国杜宾根拉丁语学校枯燥呆板的神学填鸭教育中,这位感知力敏锐的早熟少年,掀起一股「内心的风暴」。 在黑塞看来,人们建立各种学校、提供各种设备,来培养神学家、音乐家、工程师,...
评分1 1890年,13岁的少年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成为一名诗人。 在德国杜宾根拉丁语学校枯燥呆板的神学填鸭教育中,这位感知力敏锐的早熟少年,掀起一股「内心的风暴」。 在黑塞看来,人们建立各种学校、提供各种设备,来培养神学家、音乐家、工程师,...
评分1 1890年,13岁的少年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突然意识到自己必须成为一名诗人。 在德国杜宾根拉丁语学校枯燥呆板的神学填鸭教育中,这位感知力敏锐的早熟少年,掀起一股「内心的风暴」。 在黑塞看来,人们建立各种学校、提供各种设备,来培养神学家、音乐家、工程师,...
读书随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