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基辛格 中國 政治 國際關係 曆史 中國研究 社會學 美國
发表于2025-02-25
論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國問題專著,完美收官
用國際視角、世界眼光,重新解讀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他寫到瞭中國曆史的淚點,他觸到瞭中國人民的痛處,
他勾勒瞭中國這個古老而年輕國傢的挑戰與未來
每一個曾經或正在閱讀中國曆史的人,
每一個曾經或正在思考中國命運的人
不可錯過的書!
《論中國》是美國前國務卿、“政壇常青樹”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國問題專著。他以一位資深外交傢和思想傢的獨特視角,分析和梳理瞭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外交傳統,從圍棋文化與孫子兵法中探尋中國人的戰略思維模式,特彆是試圖揭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戰略的製定和決策機製,以及對“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颱海危機等等重大外交事件來龍去脈的深度解讀。作為曆史的親曆者,基辛格博士還在書中記錄瞭自己與毛澤東、鄧小平等幾代中國領導人的交往。
本書用世界視角國際眼光,重新解讀中國的過去和未來,凝結瞭基辛格博士的戰略理論以及對中國問題數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將成為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重新認識自己的一部重量級作品!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哈佛大學博士、教授,美國前國務卿,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外交傢、國際問題專傢,被稱為“美國政壇常青樹”、“中國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為尼剋鬆總統秘密特使訪華,為中美建交開啓瞭大門,為中美關係作齣瞭曆史性貢獻 。他與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都有過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瞭結束越南戰爭的談判,並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奬。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宮歲月》、《復興年代》等。
這種涉及太多當代政局的書,大多都因為顧忌太多而含糊其詞,想法設法地規避觀點和矛盾。除瞭以西方視角大緻陳述一遍基本史實,無更多裨益。
評分常識介紹:中國史以及中國外交手法介紹。
評分在臘月28日迴傢的火車上讀完。加上被刪掉的英文段落,比想象的要好看。1、並沒有讀齣基辛格對中國的“獻媚”,他隻是偶爾陶醉於和毛周鄧的特殊友誼而已;2、高層之間的交易,下層在當時永遠不知道,中美高層操縱媒體對大眾的宣傳濛蔽,一則以陰謀,一則以陽謀而已;3 、對中美關係的未來提齣的建議隔靴搔癢,尤其是沒有看到中國不僅尚未走齣近代之局麵,而且已經走到瞭“再立法”或“改製”的政治改革的險要關口。
評分對我來說,最有用的是前四章,常有妙論;後邊一般,偶有妙論,但比大多數中國人還是高多瞭。寫毛和周的性格都很生動,寫鄧的現實和功利主義也很準確。這個老頭子簡直是政界的瓦爾德內爾,親自見證瞭從毛周到鬍溫,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先生。這纔是政治啊,是權衡,決斷,不是權術或宮鬥,那種看法真是,太小氣瞭。
評分在臘月28日迴傢的火車上讀完。加上被刪掉的英文段落,比想象的要好看。1、並沒有讀齣基辛格對中國的“獻媚”,他隻是偶爾陶醉於和毛周鄧的特殊友誼而已;2、高層之間的交易,下層在當時永遠不知道,中美高層操縱媒體對大眾的宣傳濛蔽,一則以陰謀,一則以陽謀而已;3 、對中美關係的未來提齣的建議隔靴搔癢,尤其是沒有看到中國不僅尚未走齣近代之局麵,而且已經走到瞭“再立法”或“改製”的政治改革的險要關口。
二战以后,绥靖变成了一种常常被滥用的政治指控,向对立阵营的任何示好甚至仅仅是“不强硬”都会被人和慕尼黑、张伯伦之类的词联系起来 很多人都忘了,尽管对战争的可能性估计不足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但恰恰是正好相反的情形导致了一战爆发 基辛格在他的《大外交》里用非...
評分非虚构类,《论中国 》中文有译本,不过有删节。英文名称:on china,作者亨利·基辛格 。 有人觉得写的浅,我不赞同,事实上,这本书写的非常好。我曾试图寻找中国建国后的外交史方面的图书,可惜,一本喜欢的都没有。而这本书,我认为是目前中国最好的外交史图书。当然这本...
評分原文链接:http://www.rsywx.net/wordpress/2012/10/07/on-china-technical-review/ 我去年在Kobo上购买了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英文版一书,上个月底抢先买了译本。利用出门到新疆去旅游的时候,抽空将这本600+页的书看完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我只有在完全被隔绝(...
評分不了解中国的近现代史我就没办法理解当下的中国。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审视中国对内对外政策的逻辑:在毛折腾了29年以后,邓制定了稳定压倒一切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的战略,在这个前提下,边疆地区的处理方式变得可以理解了。而一直被欧美所诟病的人权问题,在我看来是执政党为了保持...
評分两个世纪之前的天廷洞开在一个外国人看来,清廷的对外态度是自然地沿袭了中华帝国的傲慢,但结果却是以夷制夷反被夷制,想谋定而动却被大势所趋。这让我反思一个“无能的清政府”的教科书结论是否显得太过单细胞。长久的清高加上不断的自我麻痹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对于我们这...
論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