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单向街图书馆创办人之一,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1968年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其中《大败局》被评为“影响中国商业界的二十本书”之一。
上卷记载1978-1992年间的企业变革。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作品,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互相博弈的曲折发展;整个社会的躁动和不安……整部书稿中都体现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
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
我这里要感慨的历史不是“明朝那些事儿”,而是发生在1978年之后的中国商业历史。近30年来中国商业的这些变迁,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历史上,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笔。 在旅行途中看完吴晓波送我的《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年》的上部。事实上在他写作的过程中,我就陆续看过...
评分(一) 这几天在看《激荡三十年》,想起我们这一代,刚好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那种时期成长的感觉,使人突然想起《阿甘正传》的开头来。 似乎每个人都记得那部电影的开头:有一片洁白的羽毛在空中随风飘舞,片头音乐结束的时候,羽毛刚好落在阿甘的脚边。 阿甘...
评分社会发展的细节 ——《激荡三十年》书评 我身边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因此,我们经常被称作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通过无数声嘶力竭的口号,大家被告知自己是生活在一种有特色的体制下,这种体制的妙处在于前面的定语。为了不让多年来的宣传...
评分从血脉贲张中渐渐的冷静下来,菏尔蒙的作用慢慢退去,我疲倦的合上了这本书.好象张国荣的老歌<烈火灯蛾>里唱的 "天渐光 朦胧晨曦室内闯 柔扬情歌轻轻耳边放 凝望你 在化妆 回复冷漠旧模样" 如果从简单的叙事来说,其热烈又不失冷静的风格,华丽而不失理性的分析,...
评分读读当代风云人物,也颇能激荡胸襟。 p8 杨小凯21岁时便能以《中国往何处去》惊动康生,确实是英雄出少年。 p15 日本和新加坡对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影响。 p48 平安能否保持当年蛇口的精神呢?创新和闯关是平安成功的唯一出路。 p70 粗放式经营的恶果一直是国有企...
读到牟其中曾设想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深2000米的通道,以便把海洋气流引入西北,给西北带来降水...我不禁拜倒在这改天换地的伟大想象力之下!!
评分貌似kindle大大降低了读渣书的成本orz,这货明明就一网易专题的水平啊,叙事套路差不多就是“某某撞上了机遇,发了!”
评分热血沸腾
评分我庆幸身在这样一个大时代 同时为自己的无知羞愧不已
评分政府试图通过制度保护国企,找回那些吃大锅饭的社会主义好日子,然而这是一个大门一旦被打开就没法倒退的进程。双轨制成了最事与愿违的制度,也让投机者从中找到了一夜致富的最快手段。人们试图找到一种以一应百的制度来解决所有问题,神话一些人物,在不起效时又将错误归咎于个人而没有人去找方法论上的问题。在那个一切制度都不完善的时代,盲目的跟从与崇拜成了主流。有些理想主义者适合带兵打仗笼络人心,有些务实主义者适合建设经济发展,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领导者去完成不同的任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