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体育保健、道德教育、智育(包括学问、知识和技能)三个部分,阐明了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3.智育。《教育漫话》的后半部,着重论述了对儿童进行智育的问题。智育包括了学问、知识以及技能技艺课业等方面的学习问题。在洛克看来,绅士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因而,智育之于儿童是重要的。但是,学问同德行相比却居次要地位,德育必在智育之上。洛克说:“学...
评分教育漫话——德育 写在前面。 写在前面。 洛克的奖惩原则 对儿童进行管教,要从两个主体进行阐述:父母与儿童。父母对儿童管教的原则归根结底只有一个: 奖惩的另一种说法奖惩结合。具体到操作层面就是:在孩童年龄小的...
评分在洛克《教育漫话》的前言——至奇布勒地方的爱德华.葛拉克先生一文中,他写道:“尽心竭力地给祖国服务,乃是每一个人不可不尽的义务。”而教育对于国家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
评分1、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的《教育漫话》于1693问世,是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书籍,它是至今仍是欧美乃至世界文化教育的瑰宝,数百年来被许多人奉为办学的圭臬乃至宪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人。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体育保健,即健康教育。第二部分,德...
评分重点阅读“道德教育”部分,教育中的“权威”与“亲子关系”是重要论题。思路: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能以理性引导和控制欲望的个体。由于儿童精神中理性的弱小和欲望的无序与可塑性,家长和教师应当以相对成熟的理性代言人现身,以此权威的身份决定和引导孩子欲望的克制、精神的修炼和道德品格的形成。教育者作为理性代言人的权威性质,联合孩子自身精神中理性的潜能成长,共同决定了亲子关系当经历一个从以支配与服从为主要特征的“长官”式关系过渡到一个以交谈、沟通、举例和说理为重要特征的“朋友”式关系。落实到道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教育者自身应当成为榜样,警惕自身对孩子意志的合理支配变质为“专制”和“奴役”,同时还应控制好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反理性”要素;运用奖惩罚时要避免指向孩子身体性的快乐痛苦,而是指向内在的自尊和羞耻感
评分洛克的教育观念讲究“人道”,但是仍然保留了“严酷”的权威底色。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政治观念,最好还是从他的教育观念入手,因为这决定了他想要什么样的人来构成他的政体。
评分虽然是过去的作品,但是很多教育建议也并不过时。不过不建议没有专业背景的人看,因为有些观点也不尽科学。文风简单易懂,属于那个时代的畅销书型作品吧。
评分要不是实习需要,我估计不会看这书了。这本书中的论述很有意思,由200多个小片段组成,结构有点像教育学书籍中的《闲情偶寄》。洛克是个不纯粹的教育家,这本教育论著也不纯粹,它只是基于洛克医生与朋友爱德华的信件中对于教育问题的一些探讨,但他提出的绅士教育却在很大程度上对英国当时甚至现在的教育产生了影响,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评分绅士洛克白板上画漫画,虽然标题是漫话,但远比我想的要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