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適(適之,1891-1962)是廿世紀中國最重要的知識分子,在思想文化和學術教育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也始終堅持宏揚自由民主的理想而不輟,影響深遠。曆任北大文學院院長、駐美大使、北大校長及“中央”研究院院長。1962年2月24日因心髒病不幸猝逝於颱北。
潘光哲,筆名彭廣澤,男,1965年生於颱北市。颱灣大學曆史學係博士(2000年),曾任颱大曆史係兼任講師(1992~1995)、“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約聘研究助理(1995~2001)、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訪問學者(2007~2008)。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任鬍適紀念館主任。專業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史與當代颱灣史。編著有《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颱北:三民書局,2006)、《“天方夜譚”中研院:現代學術社群史話》(颱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簡體字版:《何妨是書生:一個現代學術社群的故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10)〕與《容忍與自由:鬍適思想精選》(颱北:南方傢園文化公司,2009)等專書及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鬍適,“五四”文學革命的倡導者之一,曾被美國《展望》雜誌列為當今世界有影響力的100個人物之一。鬍適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學、文學、曆史學等方麵都有專門著述。鬍適的思想,除瞭在他的著作,還在他的演講中。在他的聲音裏,留下他清晰的思想脈絡和精神軌跡。
在鬍適大量的著作中,編者取他一生所做的演講選編瞭此書。本書對於鬍適這位中國現代思想巨匠的介紹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書中雖然有些錶述方式和文字已經不適應今天的社會狀況,但為瞭遵循曆史的客觀,編者力求使作者的演講文章保持原貌,旨在使這些文章對於緻力於文化思想研究和文化史的思考的學生、學者和普通讀者有相當的價值,也便於他們瞭解作者的思想和文化關懷。
2009年,福尔摩沙的潘光哲编了本胡适文集,叫《容忍与自由》。大概是这书的出现让人觉得胡适身上还有钱可赚,其后多本叫做《容忍与自由》的胡适文集问世,不过除了法律出版社那本外,都和潘光哲那本都没什么关系,这里就包括这本同心出版社的——当然我是书到手后才注意到这点...
評分今日是胡适诞辰119周年纪念日了。当初我设定这个谷歌日历提醒的时候,我还没今日阅读他的文字多,也没今日了解他这么深。 从不解,到崇敬,到如今发现,他仅仅是个很真实的人,一个“大而化之”的人(李敖语)。阅历里,让我看见的是一种从容。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册两本...
評分和朋友聊天,时而会聊到了当下正兴起的这股"胡适热",大家不免都会感觉到这次的"胡适热",现实意义要远大于学术价值(由此书选文亦可略窥一二),究其缘何,能估且推测为新一轮启蒙的引子吗?我想很难,但当下最为紧要的是让我们重新认知:我们需要寻找终极价值.不要再被蒙蔽双眼...
評分这本《容忍与自由》,由胡适的演讲稿构成,编纂为四章,从读书学习谈到中国精神和民主自由等。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第一章——理想不死,学习不辍。 这一章涵盖了胡适先生对自主学习、家庭教育乃至教育普及的见解。对老生常谈的三个问题——读什么书、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胡...
評分上个世纪的后半叶,胡适因为被批判,所以没人敢碰。现在,胡适又被抬到高空,同样敢碰的人不算多。我也是这样。胡适的文章读的不多,但是胡适的故事听的不少。有幸这次第一时间拿到了潘光哲先生选编的《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才算让我大概补上这一课。 用编者的话说,《容忍...
鬍適演講錄
评分很淺白,未見多深刻,但很多觀點在當下的中國仍然適用,不知是喜是悲
评分萬丈光芒.不單單展現鬍適作為教育傢思想傢的一麵,《中國文學過去與來路》《中國禪學的發展》等文更是體現瞭鬍適搞學問的本色。抗戰期間不遺餘力為政府宣傳的幾篇演講義正言辭氣勢十足,《五四運動紀念》是我讀過的關於五四運動的最好的紀念文。這本書不看可以,這些演講稿不得不看,不然會遺憾的。
评分鬍適演講錄
评分鬍適先生的一本演講集子。條分縷析,內容係統性很強。一般掰開來看每條都很熟,但組裝不起來,此書某種程度有豁然開朗的意思。極少數觀點過時瞭,大多數還在提,比如婦女、大學生支教、參政議政。磚傢叫獸也道得?!適之有話在前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