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凌志军
出品人:
页数:263
译者:
出版时间:2006-7
价格:25.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5613360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成长 
  • 励志 
  • 教育 
  •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 凌志军 
  • 个人提升 
  • 个人管理 
  • 思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本书谈的正是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成长的过程。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 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

  30个“微软小子”的成长故事证明一个道理;所有天才都是教育出来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作者把那些能够走向成功的学生概括为E学生;即ENJOY(快乐地学)、EQ(情商比智商更重要)、EXCELLENCE(卓越)。

  李开复、许峰雄、张亚勤、沈向洋、张宏江……书中每一个真实的故事 每一段生动的点评,每一句诚恳的话语都可以成为成长之路上的坚实阶梯,可以让学生、家长和老师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能不断成功。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确立第二个观念:你不仅仅属于你的父母,你属于整个世界。 学习的关键不在于你记住了多少,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理解最根本的定义时,其实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所以我觉得,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是很重要的。你...  

评分

南周写过一篇关于少年班的文章,其中所引用的张亚勤的话我就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本书书上看到过。当时正读高中,对其中关于“成功”和“天才”的评论深以为然,并且深深认同作者对宁铂”失败“的暗示,那段时间还把这本书作为嘲讽学校教育的武器。如果是当时给这本书打...  

评分

这本书是走马观花看完的,看到书后没有想象中的好,觉得文字太多,而他要表达的很多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是“众所周知”的,书的研究对象是微观亚洲研究院里很优秀的30个人,包括李开复等。 先看目录安排:起跑线;相信你自己最聪明;我到底要什么;爸爸和妈妈;大脑的成长;...  

评分

E学生,我的学生时代差得太远了。现在一心只想做最好的自己,但是却一直都在寻找什么才是最好的自己。不要让自己迷失在别人的评价里。不要轻易的放弃自己的梦想,有的时候有些东西可能会比梦想更重要。相信自己,自我暗示。学着尝试,即使收获与想像的差距很大很大....

评分

南周写过一篇关于少年班的文章,其中所引用的张亚勤的话我就在《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这本书书上看到过。当时正读高中,对其中关于“成功”和“天才”的评论深以为然,并且深深认同作者对宁铂”失败“的暗示,那段时间还把这本书作为嘲讽学校教育的武器。如果是当时给这本书打...  

用户评价

评分

人最大的差别不在于聪明不聪明,而在于怎样使用自己的聪明。

评分

管制式的教育弊端很多. 同样的放任式的教育也会有问题. 父母在尊重子女的同时引导也是他们的一项重大责任. 完全的放任等于无教育. 书中对这一点看得太浅.

评分

管制式的教育弊端很多. 同样的放任式的教育也会有问题. 父母在尊重子女的同时引导也是他们的一项重大责任. 完全的放任等于无教育. 书中对这一点看得太浅.

评分

早晨5点爬起来看了这本书,就着商法笔记。书里过分推崇美国的教育,过分贬低中国的教育了。研究范本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和我们这一辈是不一样的,因此不必太过在意。可是有些观点和故事很打动我,李开复因为喜欢上了计算机可以一天工作16小时而不知疲倦,还有一个谁自己把图书馆里几百本图形研究的书都看遍了。于是我停下来问自己:你有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力量,来照耀你自己前进的道路?如果你走得很痛苦很磕巴,只是在赶一个又一个的Deadline,只是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你不是为了你真心热爱的东西而奋斗,那么你可以回头了。

评分

曾经很需要这样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