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詩話校釋》主要內容:
嚴羽滄浪詩話,是一部以禪喻詩,著重於談詩的形式和藝術性的著作。由於詩的形式和藝術性也是詩學中重要的問題,所以它對於後來的詩論和某些詩人的創作,會發生相當大的影響。同時又由於作者的論點有主觀唯心論的傾嚮,所以難發生瞭相當大的影響,卻也招來瞭比較多的非難和攻擊。現在加以整理,以供研究我國古典詩歌和文學理論上工作者的參考。
滄浪詩話附見滄浪吟捲,自言見到宋本;明都穆重刻滄浪先生吟捲,亦言元刻本。今以宋元本均未見,置不論。其彆齣者以說郛及津逮秘書二本為最流行。此後各種翻刻之本,大抵不齣此三種。但此三種實亦同齣一源,無大區彆。
校釋之語以一部分是舊稿,原係文言,雖經刪改,未必能改得純粹。為求統一起見,即此校釋說明,也不免難些淺近文言,這是需嚮讀者聲的。
我本来以为看这本书可以得到一些评判诗的方法,但它更多的好像是针对诗人如何写诗,而非是读者如何读诗。他讲的是以禅论诗是为了批判当时的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而作的,虽是以禅论诗,但是却与不以王孟为高,而以李杜为高。这使得理论显得有些口不对心,同时也让我思考一个问题...
評分我本来以为看这本书可以得到一些评判诗的方法,但它更多的好像是针对诗人如何写诗,而非是读者如何读诗。他讲的是以禅论诗是为了批判当时的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而作的,虽是以禅论诗,但是却与不以王孟为高,而以李杜为高。这使得理论显得有些口不对心,同时也让我思考一个问题...
評分我本来以为看这本书可以得到一些评判诗的方法,但它更多的好像是针对诗人如何写诗,而非是读者如何读诗。他讲的是以禅论诗是为了批判当时的江西诗派和江湖诗派而作的,虽是以禅论诗,但是却与不以王孟为高,而以李杜为高。这使得理论显得有些口不对心,同时也让我思考一个问题...
評分如今时代失去的东西,自白话文盛行便失去的一块本有的天份。 简练而微妙的诗歌词话难道不比那无病呻吟和冗长繁文来得亲切? 只是我们还没把握好兼容二者的门路,并不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是,其实三明治吃法真的味道挺不错。
評分精到
评分雖則嚴羽自認為「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郭注卻竭力要證明所論皆有所本,以禪論詩確非原創或閤適的類比,對宋詩的評價也有失偏頗。單從理論本身看是有矛盾的。
评分手抄瞭一遍《滄浪詩話》,唯一的感覺就是讀書真的會量變引發質變。雖然變不成李杜,起碼能做個嚴羽。
评分2000年7月北京第2次印刷……囫圇吞棗般翻完。
评分有二三語頗為清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