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艺术史 艺术 海外汉学 雷德侯 文化 历史 中国 汉学
发表于2025-02-02
万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雷德侯是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教授,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的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本书一经面世即引起西方汉学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书中的观点被广泛引述。
作者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按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 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作者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不似他们的西方同行,他们不寻求忠实地再现自然物象,而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
雷德侯 1942年12月7日出生于慕尼黑。
1961-1969年在科隆、波恩、巴黎、台北、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欧洲艺术、汉学、日本学。
1969年以《清代的篆书》论文获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士,随后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修学。
1975-1976年供职于柏林国立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1976年在科隆大学任教授,同年执教于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任系主任兼艺术史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哲学历史学院院长。
雷德侯还是德国东方学会会长、柏林学术院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员、海德堡学术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曾任剑桥、芝加哥、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
其主持的展览有紫禁城的珍宝、兵马俑大军,日本与欧洲,中国明清绘画等。著《米蒂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兰与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万物》于2002年获列文森图书奖。
2005年9月7日,雷德侯因对亚洲艺术史的贡献荣获巴尔赞奖。
1、讨厌这种组织。只有巫鸿武梁祠的创见,然而因为是外国人很多都是废话。读起来也要跳着读,各种不爽,明明知道下面可能是很简单的道理还要去找关键句。2、我是真的看荒谬起来,95%是废话吧?以及理论也站不住脚啊!!!
评分从构件(模件)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艺术,确实很有启发,以前竟然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不过,徐师要用这个方法来分析文学,我还是有所怀疑。书中分析的是青铜器、建筑、瓷器、汉字等含有技术生产的对象,在论及绘画的时候其实作者的态度就很谨慎了。如果要把文学作品拆成部件来组合,似乎不太妥当,尽管也确实有一些程式化的东西。
评分module的总总,铺陈开,讲得很好,但那个意思,记得《华夏意匠》已经说过了。
评分杨雄:“书,心画也”。书如此,画亦然。此公知物不知心,故名《万物》。
评分修行42nd,研究中国艺术中的模板与模块,以及各个模块之间细微差异的含义,模块化涉及的领域包括青铜器,兵马俑,汉字体系,文人画,丝织品,陶瓷制品,建筑等等,加总起来基本就是整个中华文明,全面而细致,对共性中个性的缘由条分缕析,历史的线索正在其中,孩提时的一套玩具如此巧妙的告诉他共性中的个性,或者说个性中的相通之处,一本读完会受益良多的书,它能再版真是太好了
用了断断续续一周的时间,才读完雷德侯的这本书。作为德国海德堡大学的艺术史家,雷德侯试图对中国艺术中规模化生产的本质予以揭示。2000年,该书先是在国外出版。在国内,直到2005年才由三联书社出版。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文中对于复制时代的...
评分 评分德国人出名严谨精确,故此书不见得有趣,但确实极尽细致入微之能事。 外国汉学家往往比中国汉学家更迷中国文化,加上相对较强的分析和论述思维,使得一本讲述中国艺术史的论著,撇开了满是令人头热的术语的常见弊病,描绘得言之有物,环环相扣,而最终的论点,也通过反复的小...
评分京东活动,满三百返一百三,不到三十块到手。这部书可能是开放艺术史丛书里面最便宜的一本了。其他的几部都死贵死贵的。不过已经差不多买全了,认真看过其中几部,比较有意思,有启发。 之前没有看过《万物》,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东西,今天翻开,发现里面居然还有专章讨论印刷的...
评分汉字是表意符号,记录的是词语的意义而不是发音。 为什么不用字母?雷德候说,因为中国人不愿将他们珍爱的文章付之于口语稍纵即逝的发音。 不同的发音,会导致沟通的难度和表意的差别,而中国繁难的文字系统允许有教养的精英阶层阅读千年前的古文,以及口操他们听不懂的方言的...
万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