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少时受教于父母师友,15岁入县学。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中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白话本国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吕思勉读史札记》等是吕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吕先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本次新版,以开明书店的初版本为底本,吸取了作者和杨、吕诸先生的校订成果,并将原书的繁体直排、双行夹注改为繁体横排、单行夹注,更适合现代人的看书习惯。
吕思勉先生五四运动的时候35岁,他写这本书的时期已经是抗战时期,他老人家好像没有受到白话文运动的影响,洋洋洒洒100多万字,上下两部1100多页的本作,全都是文言文,让我这样的业余历史爱好者真的是难以卒读,所以粗读一下。 之前读过几本通俗的两晋南北朝史,上卷就略略看...
评分第一章-总论 1、自三国以来,魏晋恒为我所服,至五胡乱起,而我转为异族所服矣……唐室武功,超轶汉代,然实用番兵、番将为多,与汉之征匈奴,纯恃本族之师武臣力者异矣。 2、文化之优劣,民族之优劣 3、东汉名士,看似前仆后继,尽忠王室,实多动于好名之私,挟一忠君之念尔...
评分大学时,研读魏晋南北朝小说史,稍稍涉及了先生的这部著作。先生广闻而博洽,凡十余次点读二十四史,史学艰深而先生举重若轻,且多有创建。就本书而言,似乎是史论之汇编,各章节的编排上,纲目之下罗列史例,乃当时管用体例。只是例证繁而寡要(应该是本人水平有限,所...
评分大学时,研读魏晋南北朝小说史,稍稍涉及了先生的这部著作。先生广闻而博洽,凡十余次点读二十四史,史学艰深而先生举重若轻,且多有创建。就本书而言,似乎是史论之汇编,各章节的编排上,纲目之下罗列史例,乃当时管用体例。只是例证繁而寡要(应该是本人水平有限,所...
评分吕思勉老先生的断代四史,偏偏先选了这本开始啃。一啃方知,实在是根硬骨头。 一来也许是这段历史历时虽短,却人、事俱繁的缘故吧。我没有和其它三史具体比较过,单以篇幅论,断代四史中以这本最巨,秦汉史400多年,成书700多页;两晋南北朝300余年,成书却有1300多页。 又...
都是打仗,中间有点想跳了。其实可以考虑把最后的几章拆一点出来,在前面的部分稍微提一下。
评分书中考据颇多,非普及类读物
评分都是打仗,中间有点想跳了。其实可以考虑把最后的几章拆一点出来,在前面的部分稍微提一下。
评分读过正史和通鉴,再来读吕著可能更好点,毕竟吕做的还只是长编。还是很精细的,不过有些地方对史料的去取和甄别稍失之于武断。
评分唯一后悔的没买这个版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