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革命·曆史

魯迅·革命·曆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丸山升,1931年生於東京。1953年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本科),之後進入本校研究生院繼續深造。自1965年開始在國學院大學(到1967年)、和光大學(至1972年)、東京大學(至1992年)、櫻美林大學(至2002年)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和教育。東京大學、櫻美林大學名譽教授。

著作:《魯迅》(1965年)、《魯迅與革命文學》(1972年)、《現代中國文學的理論與思想》(1975年)、《一位中國特派員》(1976年)、《“文革”的軌跡與中國研究》(1982年)、《上海物語》(1987年)、《檢證中國社會主義》(1991年)、《至文化大革命的道路》(2001年)、《魯迅·文學·曆史》(2004年)等。

閤編·閤著:《魯迅全集(10捲本)注釋索引》(閤編,1971年)、《現代文學中的中國與日本》(1986年)、《轉型期的中國知識分子》(1999年)等。

翻譯:《郭沫若自傳》(閤譯,1967-1973年)、溥儀《我的前半生》(1965年)、《魯迅全集》(閤譯,1984-1986年)、蕭乾《未帶地圖的旅人》(閤譯,1992-1993年)、樂黛雲To the Storm(閤譯,1955年)等。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丸山升
出品人:
頁數:409
译者:王俊文
出版時間:2005-11-1
價格:3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098530
叢書系列:文學史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魯迅 
  • 魯迅研究 
  • 丸山升 
  • 文學研究 
  • 海外中國研究 
  • 現當代文學 
  • 文學 
  • 思想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收錄瞭日本漢學界著名學者丸山升的16篇論文,圍繞魯迅與革命文學的關係,關注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論爭和論戰,呈現瞭現代中國史的若乾側麵,並對日本的魯迅研究及現代文學研究狀況作瞭介紹。此書是左翼學者丸山升半個世紀的辛勤耕耘之作,體現瞭其堅持立場,迎接挑戰的學術精神和深邃的學術思想,是日本中國學研究的一本經典著作。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最近在读丸山升的《鲁迅.革命.历史》,恰又逢时局如此,当前中国作家中可听得见的只有方方的声音。不禁想起鲁迅的杂文与方方的武汉日记可有一比,这一比便能看出将近百年里我们的言论空间在如何地变化。鲁迅的杂文始终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敢于刺当局,敢于刺大众,亦敢于刺靠...

評分

《辛亥革命与其挫折》丸山升 此文试图处理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两年间的经历。丸山升一反竹内好的判断,不认为鲁迅在北京抄古碑时期是鲁迅回心的关键,而是认为鲁迅在辛亥革命前后遭遇的挫折,才是鲁迅成为鲁迅的转捩点。与竹内好认为启蒙者鲁迅(政治)包围着文学者鲁迅不同...  

評分

最近在读丸山升的《鲁迅.革命.历史》,恰又逢时局如此,当前中国作家中可听得见的只有方方的声音。不禁想起鲁迅的杂文与方方的武汉日记可有一比,这一比便能看出将近百年里我们的言论空间在如何地变化。鲁迅的杂文始终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敢于刺当局,敢于刺大众,亦敢于刺靠...

評分

最近在读丸山升的《鲁迅.革命.历史》,恰又逢时局如此,当前中国作家中可听得见的只有方方的声音。不禁想起鲁迅的杂文与方方的武汉日记可有一比,这一比便能看出将近百年里我们的言论空间在如何地变化。鲁迅的杂文始终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敢于刺当局,敢于刺大众,亦敢于刺靠...

評分

最近在读丸山升的《鲁迅.革命.历史》,恰又逢时局如此,当前中国作家中可听得见的只有方方的声音。不禁想起鲁迅的杂文与方方的武汉日记可有一比,这一比便能看出将近百年里我们的言论空间在如何地变化。鲁迅的杂文始终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敢于刺当局,敢于刺大众,亦敢于刺靠...

用戶評價

评分

標題起得很大,其實討論的範圍很小…… 大意是丸山升認為魯迅心理有一個內化的(不一定自我意識,也不成形的)“革命”,但這個革命不在眼前。關鍵是無”革命後“的任何想象,無政治製度。李歐梵指齣魯迅的革命理論平淡無奇,無非是一種”延伸話語”。這話讓人聯係到魯迅對愛羅先珂的評論“一顆幼稚的永遠不會長大的心”。另:丸山升用瞭“魯迅的青春”這個詞,給我笑掉頭惹!!!!

评分

乾貨太多慢慢消化。關於左翼文學運動對當代文學生産機製的影響極為精到,問題意識好,對材料和語詞的處理值得學習。 再翻一遍做筆記。

评分

丸山升寫魯迅,不是簡單的學術研究,而是一個生命嚮另一個生命的撞擊,讀來真有力透紙背的感覺。一個是將魯迅的絕望期歸為辛亥革命以後,一個是談魯迅的時間感,都讓我眼前一亮。

评分

標題起得很大,其實討論的範圍很小…… 大意是丸山升認為魯迅心理有一個內化的(不一定自我意識,也不成形的)“革命”,但這個革命不在眼前。關鍵是無”革命後“的任何想象,無政治製度。李歐梵指齣魯迅的革命理論平淡無奇,無非是一種”延伸話語”。這話讓人聯係到魯迅對愛羅先珂的評論“一顆幼稚的永遠不會長大的心”。另:丸山升用瞭“魯迅的青春”這個詞,給我笑掉頭惹!!!!

评分

對意識形態論爭的解讀很精彩,日本學者的思路與邏輯真是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