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內容見http://blog.sina.com.cn/u/467a4127010000aa
看了老六的博客,熟悉了老六其人,然后看到他宣传他的读库了。 就冲着风趣,而又厚道的老六以及为读者不辞辛苦排队寄书的高尚,就掏了40块腰包买他的书了。 老六,可以算做京城文化名人了吧,不过却没什么名人的坏脾气,很友好,每次发邮件给他都很友好的回复,而且做事认真。...
評分(一) 读库是套好书。 我是在知道读库主编张立宪(六哥)六年后,才开始找读库来读的。那时候我还不太读书,但六哥的那本《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三百多页,我曾捧着它躺在椅子上一口气读完。那是个初秋的下午,有微风灌进屋子,我光着脚,一身夏装不冷不热。后来天暗透...
評分我看了这本书里面有篇文章是袁越署名的讲述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文章。 我发现这名作者似乎近些年都不喜欢把他署名的文章的信息来源介绍一下,他这文章里大多数内容应该都属于翻译或意译的,有兴趣的可以看看Elliot Tiber的这篇:http://www.discoverynet.com/~barnes/wsrp...
評分买了06年以来出版的所有,慢慢读。在浮躁的生活里回味历史,寻找回忆,了解过去。不像读小说,纠缠在故事情节里,也不像读散文,总有某名的愁绪,更不用提财经类报纸杂志,被通货膨胀股市涨跌新政出台充斥了头脑。这是文艺青年会喜欢的好杂志。
評分对于一个报社刊发外文新闻只能采用新华社译稿的社会来说,来自民间言语似乎是习惯性缺席的,如三峡工程方面的影片,除了《三峡好人》,有多少人知道《淹没》和《秉爱》,并且可以耐心的将它们看完?那些所谓的畅销书和流行歌曲,果真有那么大的受众吗,选择是不是出于我们的别...
算是《讀庫》發刊詞吧,前半本好優秀,介紹瞭一群人,都有著認死理做一件事的勇氣。《讀庫》九年,沒有證明費馬大定理的認真,十年早就成泡影。再者說寫這本書的時候,北京纔造到四環,如今六環也使用好久瞭,城市還在照著自己的想法擴張,沒管任何人。
评分《讀庫》創刊號,披露瞭公路追溯臺灣民歌運動三十年的書稿中的精華部分,另外還有袁越介紹36年前伍德斯托剋音樂節的文章。
评分我有,誰要?
评分沒有想的好
评分會是很棒的一套係列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