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何炳棣 回忆录 传记 读史阅世六十年 学术 历史学家 人物
发表于2025-05-03
读史阅世六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炳棣的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60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何炳棣半个多世纪的亲见亲闻,弥足珍贵。阅读这本书,不仅可吸收他生平积累的治史心得,更可从何炳棣艰忍自强的性格和天生异禀的记忆力——特别有关三四十年代清华和西南联大的师友和校风——重新体会中国过去百年的风云变幻。
何炳棣,浙江金华人,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从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及冯友兰等名教授学习。1938年大学毕业,旋前往大后方云南,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助教及教员。1944年考取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并于次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英国史及西欧史,1952年以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土地问题、土地改革运动及土地政策为题获博士学位。何炳棣获得博士学位前,已于1948年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任教;1963年转往美国芝加哥大学,1965年更荣任同校汤普逊(James Wesffall Thompson)历史讲座教授;1966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5―76年被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乃该学会的首位亚裔会长,也是迄今唯一的华人会长;1979年获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1997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高级研究员。由于其学术贡献厥伟,他还被香港中文大学(1975)、劳伦斯(Lawrence)大学(1978)及丹尼森(Dennison)大学(1988)赠予荣誉法学及人文科学博士的学位。1987年何炳棣教授退休,嗣往加州大学鄂宛(Irvine)分校,任历史社科杰出访问教授,1990年第二次退休。
一个一生都在尽自己所能不断努力的人……我永远无法企及。
评分最好的学者传记
评分读史有之,阅世未必。批评杜维明到位,加一星。
评分连看9小时看完。那代人不仅国学修养还厚实,而且接受了健全且高质量的现代学科教育,英文也竟如此扎实。尤其是和西方一流学术在时间上基本不脱节,且思想自由,抱负远大。也难怪现当代中国扎实的文化成果集中产生在3、40年代展露锋芒的那辈人身上了。新中国前30年不论,就是我们成长的这30年,除了受教育人数增多外,精英培育未必好过那代,何况没那种担当、气魄。讲南开中学那段我快看完才想起“北南开、南春晖”的并称,可显然我们春晖底子不牢,只是民国俊才一时风云际会在白马湖畔,但也旋即烟消云散,尤其是根本没有杰出的学生产生。何炳棣真是既功利而又争强好胜,一点不讨人喜欢,何兆武境界高多了。
评分读这本书,可以看到一个自视甚高又没有学术安全感的何炳棣。跟《上学记》对着读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事。
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对何炳棣先生颇不友善,先是讥讽他一门心思专想出国,后又写他任联大助教在图书馆工作时对学生非常之凶恶:总是这个不能借,那个不能借。 读罢此书,却觉得何炳棣先生致力于出国未免不是一件好事。正如书中他自己所言,在当时的环境下,出洋留学是最...
评分 评分何先生书中回忆郑天挺(毅生)师篇中提到52年院系调整,北大何以容不下这位将大半生时光贡献给北大的学人,希望知情者多作考订。近得一说,原因有二,一是内定翦伯赞为系主任,没有曾任北大秘书长郑天挺的位置,二是历史系中以汪钱(钱上有竹字头)为主的党员教师对郑先生的...
评分读史阅世六十年,半个多世纪,就在读史阅世中度过,多么惬意! 何炳棣是位心气很高的人,看他的书就会发现,没写过多少夸奖别人的文字,过去发生过的事,都变成了历史,不用盖棺定论,去读就好~~ 别人的书,当然越多媒体推荐,越多书评出来越好,而这本书,凡在媒体...
读史阅世六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