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西南联大《除夕副刊》主编,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七月,是不可多得的联大文献。本书文字朴实,内容丰富,主要由“历史回顾”“联大生活”“联大教授”三部分组成。“历史回顾”介绍了联大校史上一系列比较重大的事件,如倒孔运动、五四纪念活动、壁报活动、文艺活动、“一二•一”运动及民主运动等;“联大生活”包罗甚广,既有跑警报这样别致的“教授生活之一章”,也有衣食住行之类“片断的回忆”,还有助教、兼差、从军、译训、社团等各种生活实录;“联大教授”前三篇文章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教授介绍》一文由学生写老师,刻画出联大教授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形象,读来别有风味。
《联大八年》背后的故事 六十多年前,昆明西南联大宣告结束,很多师生匆匆返回平津之际,还有一批校友没有动身,其中联大《除夕副刊》社的一伙正埋头编辑出版《联大八年》。据后记,我们得知这本书能够付梓,是颇费了一番功夫的。在那个人人都期盼和平却又深感战后阴云密布危...
评分西南联大是40年代战时特殊时期的大学者们的阵地,时事造人,那个特殊年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大学者辈出的团队也很难复制。 这本书重现了在如今听起来都是泰山北斗般的名字的战时教书生活片段,师生共集。虽是艰苦岁月,却都怀有一腔赤诚的情怀。对于当年曾经在西南联大...
评分钱端升先生 老北大政治系主任。自从“一二•一”复课以后,钱先生就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校的会议。有一次,联大政治系某教授不通知任何人就迳赴重庆就任三民主义研究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钱先生曾经对同学说:“这些人对学生罢课非常不感兴趣,自己罢课倒很感兴趣。” 汤...
评分也许是受以前看到的报刊杂志的影响,在他们一边倒的追捧西南联大为近代史上唯一的大学的浪潮中,我几乎不假思索的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那一长串的教师和学生名单里,诚然有着大把的出类拔萃者,可是我一直在想,我需要去了解的是联大校园里真正的生活,那些琐碎的内里,...
评分钱端升先生 老北大政治系主任。自从“一二•一”复课以后,钱先生就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校的会议。有一次,联大政治系某教授不通知任何人就迳赴重庆就任三民主义研究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钱先生曾经对同学说:“这些人对学生罢课非常不感兴趣,自己罢课倒很感兴趣。” 汤...
从赴滇求学、社团活动、生活娱乐等方面记录西南联大期间的师生经历和感受。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留给后人的大概就是美化过后的联大精神了。学与政治不可分,然独立学者精神不可失。
评分现在把联大说得光辉,别忘了本质上那是一场撤退,而且是部分知识人的撤退,有的直接参军有的直接退学了,留在学校里的不少人,家境不好还要一边上学一边兼差挣生活费,不论在国家还是个人层面,都是好几重的困难。除了闻一多遇害,这本书里好多英勇都是日常生活的英勇。最动人的叙述来自一位助教,在教职和谋生之间挣扎,一点也不比今天容易,结尾他却说,“我愿意再回到少年时代去,找回我的朝气来,这样可以不只描写生活,而且能够改造生活。”
评分崇尚联大严谨活泼治学时,别忘记这是一场撤退也是一场战役,伴随着伤亡和斗争。除了闻一多等教授,最动容的是丰富的学生日常,社团活动、生活琐事、人际交往等都从更广阔的角度描绘了联大画像。最难忘的是兼治学生中卖报的青年,食不果腹的同时依然保持学术精神怀揣理想。联大的存在,是家国一体、理想现实的烛照。美好的时代,却伴随着黑暗的社会斗争。本身就是诗意的抵抗。
评分这是一本去年就买了,断断续续读了好长时间的书。讲了西南联大在昆明的时候的学生和教授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各种社团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客观的西南联大八年。作为记录性的书籍,有珍贵的珍藏和研究价值。
评分崇尚联大严谨活泼治学时,别忘记这是一场撤退也是一场战役,伴随着伤亡和斗争。除了闻一多等教授,最动容的是丰富的学生日常,社团活动、生活琐事、人际交往等都从更广阔的角度描绘了联大画像。最难忘的是兼治学生中卖报的青年,食不果腹的同时依然保持学术精神怀揣理想。联大的存在,是家国一体、理想现实的烛照。美好的时代,却伴随着黑暗的社会斗争。本身就是诗意的抵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