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废除死刑而战

为废除死刑而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贝尔·巴丹德:法国律师、政治家、作家。在法国,他因坚决支持废除死刑而闻名。他在弗朗索瓦·密特朗担任总统任期内任司法部长,促使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废除死刑的法案,从法律上规定死刑应予废除。罗贝尔·巴贝德还是众多历史和政治评论文章和书籍的作者,如《自由、自由》《一位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与其夫人伊丽莎白·巴丹德合作)《自由和平等》《共和国监狱》等,其中《为什么要废除死刑》一书于2000年获得费米纳评论奖。

出版者:法律出版社
作者:罗贝尔·巴丹戴尔 编
出品人:
页数:217
译者:
出版时间:2003-1
价格:26.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36408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法律 
  • 废除死刑 
  • 法学 
  • 死刑 
  • 社会学 
  • 法国 
  • 罗辑思维 
  • Badinter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任何一位坐下来阅读本书的人,都将为本书的故事所深深地吸引。本书作者具有三重身份及人格特征:1. 律师,辩护律师,民事案件大大超过刑事案件,然而却因数起对轰动全国的死刑案件的辩护而蜚声全国。2. 司法部长,由于他在律师方面的杰出成就和才干,以及他广博的法学知识,在密特朗担任总统期间,两度出任司法部长。3. 巴黎大学的法学教授。然而当他站在辩护席上的时候,他由一个文质彬彬的书生变成一个激情澎湃的辩护律师。直至最后,他站在国民议会的辩论席上,这时,他是作为共和国的司法部长。

法国是一个标榜自由、民主与博爱的国家,然而,当禁止对犯人包括未成年犯人实施死刑的条款已经被写入《欧洲人权公约》很多年时,法国仍然是西欧唯一一个保留死刑的国家,作者所投入的事业是从为一个个死刑犯进行辩护,直至在法国的刑法典里消除死刑条款的事业。这一事业注定要遇到极大的阻力,然而也为作者的职业生涯和本书增添了无数扣人心弦、险象环生的故事——人命关天的刑事案件、扑朔迷离的调查取证、 阻力重重的辩护之路、宣判死刑、上诉、撤消原判、总统特赦、总统竞选、总统组阁、出任部长、提出议案、国民议会辩论、参议院通宵达旦的白热化的辩论和表决……

本书是律师、司法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的最佳业余读物,读者不仅能被作者波澜起伏的职业生涯所吸引,更会为他执着的奋斗精神和激情所感染。而且,完全不同于以往严谨枯燥的法学专著或者晦涩难懂的翻译作品,这本由外语学院和旅欧专家翻译出来的通畅之作,会使读者感到阅读的极大乐趣,相信会使读者伏案往返。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页封上写:再现法国废除死刑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十六个字,简明扼要的将整本书概括完整。没错,它就是这样,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毫不含蓄地招呼过来,让生活在温室中的人伸出触及未知生活的触角,了解人性背后那猛烈真实的扣杀,鲜血没淌过你瞳孔,你怎么知道死亡那一瞬间有多难过。...  

评分

“L'Abolition”在法语里是“废除”的意思。这本书的作者罗贝尔·巴丹德是法国知名的大律师,同时也是法国的政治家和作家,在任职法国司法部长期间最大的作为就是促使了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废除死刑的法律条例,并于2000年出版了L'Abolition(《为什么要废除死刑》...

评分

罗贝尔•巴丹德,法国律师、政治家、作家,他的另一个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担任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第一个7年任期(1981-1986)的司法部长,在他的整个律师和政治生涯中,废除死刑一直是他的关键词之一,且这一倡导终于在他担任法国司法部长的任期内得以实现,由他著作...  

评分

页封上写:再现法国废除死刑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十六个字,简明扼要的将整本书概括完整。没错,它就是这样,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毫不含蓄地招呼过来,让生活在温室中的人伸出触及未知生活的触角,了解人性背后那猛烈真实的扣杀,鲜血没淌过你瞳孔,你怎么知道死亡那一瞬间有多难过。...  

评分

罗贝尔•巴丹德,法国律师、政治家、作家,他的另一个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担任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第一个7年任期(1981-1986)的司法部长,在他的整个律师和政治生涯中,废除死刑一直是他的关键词之一,且这一倡导终于在他担任法国司法部长的任期内得以实现,由他著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要对行刑程序妄加评论,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表面看起来不合理或不必要的做法,其实有着深厚的理据和长久的经验。一个法律制度之下总会存在不同人在认知层次上的差异,制度不可能期望所有人对生命的理解同一。

评分

公众的确很容易因为舆论而失去作为人的理性,书中其实把两件事情混为一件事情在描述,死刑作为一个国家最严重的刑罚,当一个人犯了重罪时该不该判最重的刑罚以及当一个人犯了重罪时该不该被剥夺生命的问题。甚至会说出某个犯罪嫌疑人因为杀人入狱,又越狱,这种情况的死刑靠新总统上台才能救他。恕我直言这种人可能真的没什么好救的,当肆意剥夺他人生命时,就势必要做好自己的生命被剥夺的准备。陪审团的文化水平和阶层跟做出来的结果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评分

我本以为一位著名律师、曾任法国司法部长的作者写下的书应该是严肃的,换句话说就是略显枯燥与烦闷的。但却没想到这样一部记录法国废除死刑历史的书竟是如此精彩,深谙叙事之道。精彩的叙事技巧不仅时刻吸引着读者的目光,动情而细腻的心理刻画也拉近了作者和读者的心理。而其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废除死刑理念以及一些辩护技巧也传递给了读者。法国在废除死刑的路上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将来或者现在都将在中国发生,这又像是在看中国的未来,却不知,能否如法国那般终见曙光。

评分

: D956.54/7774

评分

: D956.54/777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