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顾颉刚 历史 古史辨 疑古派 史学 中国历史 中國史 国学
发表于2025-02-02
古史辨自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本书主要是提示出战国、秦、汉以来的古书,特别是“经书”上所载的古史,大多出于神话传说的演变,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积累起来造成的,从而把古书中的一些虚妄的伪史料清除出去,为进一步科学地研究我国的古代史开辟了道路。顾先生著述宏富,内容广阔,且大都有发前人所未发的创见,为此可以入选的文章很多。但由于本书篇幅有限,只能选入有关他创立“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和提示三皇五帝古史系统的几篇论文。这是他主要的学术贡献,由此可以推定他在20世纪史学史上的地位。
“ 学了没有用,那么费了力气去学为的是什么!”普通人都这样想,我也这样想。但经过长期的考虑,始感到学的范围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做有用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的目的。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作无用的研究,不为一般人的势力观念所笼罩了。这一个觉悟,真是我的生命中最可纪念的。 ----------------------------顾颉刚《古史辨自序》
评分这是文集
评分“虽然它不是可信的上古史,却是可信的战国史。”
评分顾颉刚自叙自身如何走上古史研究这条路,以及如何在机缘下发现层累早就的古史。原因可总结为数点,一,科举未废时的家学背景;二,新式学堂中科学的沾染;三,入北大;四,大学期间听戏两年;五,遇胡适、钱玄同,跟随胡适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顾写此自序时,刚过而立之年不久,便有此卓识,实属不易。他在自序最后处表明其适合作为学者之个性,无奈非学术的诸多任务废去了潜心作学问的时间。而自古史辨出版后,顾更是声名大噪,每日访客不断,更是无暇潜心学问了。但恰如余英时先生所评,此乃顾先生“未尽之才情”,而其日记中所透露的心境也不甘心作纯粹的学术人。所以,及后于古史,仅有打到,未有建树,全是顾先生个人选择的路,他人也不可妄作评价。
评分撇开学术等不谈,单就阅读感受而言,这几乎是我读过的最温雅的序言。
顾颉刚先生的这本《古史辨》第一册虽然不长,但是要细细品味的话,还是花了我两个下午的时间。在没有任何其他导读的情况下,我读完了顾先生的这本自序,受益颇多。在写这篇读书报告之前,我去豆瓣上看了看关于这本书的一些评价,惊讶地发现一个我们学校的学生早已在胡鸣和刘锡...
评分前人以“曰若稽古三万言”作汉经学繁琐之例,吾以为此句可为古史之考据之难之最好例证。上古茫昧无稽,夏殷以前文献不足征,若真要求上古之信史,常有两种之结果。一者曰:上古之事,不可知。二者剥其神话流传者,追本溯源,求其来源演进,岂非三万言能弊之?今读《古史辩自...
评分《古史辨自序》读书报告 ——meilily 我是怀着复杂、崇敬的心情读完顾颉刚先生的这篇自传性长序的。早就听闻此序被胡适先生称为 “无论是谁,都不可不读”、“中国文学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自传”。读完全篇序言,虽然感觉有些文言虚词生涩难懂...
评分当然,在中学时代,我是没有听说过“顾颉刚”这个名字的。当国庆节假期我翻看他所著的《古史辨自序》的时候,才深切地感觉到这位上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的旗手身上新文化运动大家的特有风范。他不是板着脸的古旧先生,他的文字是那么地清新自然,也缓解了我看此文时的头晕症...
评分读完顾颉刚为《古史辨》做的长篇序言。近尾处这样写到:这篇序文的起草,适在北方军事紧张之际,北京长日处于恐怖的空气之中:上午看飞机投弹,晚上则饱听炮声。我的寓所在北海与景山之间,高耸的峰和塔平时颇喜其风景的秀美,到这时竟成了飞机投弹的目标。当弹丸落到了北海的...
古史辨自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