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先生,名锡瑞,字鹿門,一字麓雲,湖南善化人。清末經今文學派人物,敬仰西漢《尚書》今文學大師伏生,屬所居曰師伏堂。(以上據周予同序)
生清道光三十年庚戌十一月十四日(1850-12-17),父鶴泉,乃長子。仕途不順,於是著述,教學。卒光緒三十四年戊申二月初四日(1908-3-6)。(以上據皮名舉《皮鹿門先生傳略》)
《經學曆史》是研究經學的重要入門書,對研究古代文學、曆史、哲學等,也有極大的參考價值。中國經學起自西漢初年,綿延二韆多年,各種著作,汗牛充棟,然而卻缺乏嚴整、係統的經學通史。清末經今文學傢皮锡瑞所著的《經學曆史》因此顯得格外珍貴。此書對經學及其曆史作瞭簡要、清楚的介紹與評價,內容涉及經學史中的重要典籍、各種流派和代錶人物。現代經學史傢周予同先生又為此書作瞭詳細、精當的注釋,舉凡典籍、人物、典章製度、生詞僻義,均一一引徵文獻、詳加闡發,為原書增色不少。
本书讲今古文之争非常详细,推崇今文的论点也很有说服力。除此之外主要有三点印象。 第一是经学最重实用。论经学者推汉代为最高峰,因为汉人能以经学和政治相结合。皮锡瑞即盛称汉人施政决狱无不依赖儒经,所以循吏也能知晓经义,这点为后世不及。又解经重精微简明,而不崇尚支...
評分近日学习愈发的意识到引导的重要性,读一本书有导论,治一门学亦有其引导学者入境之书目,切不可凭一己拙见埋头书中。而要旨则在寻得一本真正将金针度人之书,而非仅“绣出鸳鸯从君看”,让你徒发叹羡之情,到头来一头雾水。而学界险恶,谁又肯将积年所得之灵犀之处轻易点与你...
評分皮锡瑞此书,立意在孔子作六经,“孔子之教何在?即在所作《六经》之内。故孔子为万世师表,《六经》即万世教科书。”而以汉最能“知孔子维世立教之义”,“孔子道在《六经》,本以垂教万世;惟汉专崇经术,犹能实行孔教。”以为自两汉之后,经学一代不如一代,而以清为复兴,...
評分一天一章,十天读完。极好的入门读物。书名为《经学历史》,也可见经学变为史学的消息。或谓此书非经学史,即就皮氏主今文经学而言,然而此书也非纯粹的经学。晚清今古文学者,已多平情之论,不尽拘门户之见,如皮氏所谓“学求心得,勿争门户”是也。周予同先生注释则为...
評分此外,吴仰湘教授还利用《师伏堂经说》稿本和《经学历史》初稿本,为校勘《左传浅说》、《经学历史》提供坚实的版本依据,对提升点校质量大有裨益。如《左传浅说》卷下“作东周以为诸侯朝会之地”,“东周”二字于情理不合,吴仰湘教授据《师伏堂经说·左氏传》稿本,校作“东...
深入淺齣,難得的著作。
评分極精當
评分失眠,如何是好!! 還是讀經學史吧! 聽
评分有好惡方不成死物
评分一天一章,十天讀完。極好的入門讀物。書名為《經學曆史》,也可見經學變為史學的消息。或謂此書非經學史,即就皮氏主今文經學而言,然而此書也非純粹的經學。晚清今古文學者,已多平情之論,不盡拘門戶之見,如皮氏所謂“學求心得,勿爭門戶”是也。周予同先生注釋則為經學史立場,除宋、清兩代似過於詳細外,其他多簡明得體,偶有小失,無關大體。2016.9.14。二刷。最有感的一句話是“木鐸行教,卒入河海而逃;蘭陵傳經,無救焚坑之禍”,也許是宿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