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1928年生。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我所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书中选收余光中译论散文二十余篇,既谈翻译,也谈现代中文。作者认为:翻译须用纯净的中文。以散文形式写译论,熔知性和感性于一炉。见解精辟独到,文笔优美清丽,各篇论文本身就是好文章,足以示范。
这本书是从用好中文的角度谈翻译。 分析了中文劣化的各种现象。对不成熟的白话文、不消化的西式中文的种种问题及其恶劣影响进行了广泛的分析。 对语文课本上选择的散文范本进行了有力的批评,认为20、30年代白话发展初期的清涩作品长期盘踞语文课本的重要位置,是一种很不正常...
评分 评分《余光中谈翻译》 ##摘录 * 创作可以凭“才气”,批评却需要大量的学问合灼见。梁实秋先生曾说,我们能有“天才的作家”,但不能有“天才的批评家”。 * 魔鬼是西方近代文学中最流行的主角。 * 思果先生给译者最中肯的忠告是:翻译是译句,不是译字。 * 30年代白话文西化之病...
评分有很多人认为外语虽然很重要,但只是一门工具。其实语言不仅仅是一门工具,而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读了著名文学家、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论文集《余光中谈翻译》之后,让我更加坚信了我的这一观点。 虽然说是论文集,其实每篇文字都是以散文的形式写成,文学性很高,而且通俗易...
评分近期所读最美的中文。一个人即使不事翻译,不学外语,也应该学习余先生中文修养。
评分“西而化之”当然好,“东而化之”同样必要,“以古译古”则要看机缘了
评分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作家学者译者这两篇,全书菁华之所在。推荐给各位从事翻译工作的友邻~
评分“西而化之”当然好,“东而化之”同样必要,“以古译古”则要看机缘了
评分所以汉译还是台湾人厉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