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传

刘备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作耀
出品人:
页数:419
译者:
出版时间:2004-5-1
价格:31.00元
装帧:简裝本
isbn号码:9787010041797
丛书系列: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丛书
图书标签:
  • 三国 
  • 历史 
  • 刘备 
  • 传记 
  • 人物传记 
  • 刘备传 
  • 中国历史 
  • 评传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足迹。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战争环境下度过的,可谓鞍马劳顿,倥偬数十载,终于成就大业。《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用“折而不挠”来概括他的性格和奋斗历程。具体内容包括:传主的家世及少年时代;始为封疆大吏;周旋于曹操袁绍之间;试图在荆州发展;实现跨有荆州的既定目标;自领益州牧;汉中王;蜀汉皇帝;病死白帝城。本书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刘备充满危机与坎坷的奋斗历程,深刻地描绘了其艰苦的发展道路;并对其功过给予了适度的评价;对作为刘备事业的后继之人诸葛亮、刘禅进行了评述;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也做了历史的、客观的评述。本传记约30万字,是国内第一部有分量的全面再现刘备生平的学术性传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样是赘述过多

评分

书中一直评价别人“帝蜀”倾向,可是作者观点就是公允的吗?批评别人“纯系推测”的同时,自己的结论都是有凭有据的吗?

评分

对刘备评价基本地道,选材充分论据翔实巨细靡遗,对刘备怀疑诸葛亮一事的引用和评论都非常劲道,诸葛瑾与诸葛亮非两国公事不敢交言,分明是被猜忌后谨小慎微的写照,对曹公两次过长的技能CD的分析也非常的见功力,降刘琮得荆州后未能追亡逐北踩死刘备,降张鲁得关中后未能得陇望蜀,这两次同样是我对魏武的深深不解,另外有两点张先生完全看错了,一是刘备不弃民而走导致长坂之败,实际上刘备当时征战半生除却仁名别无一物,如果弃民而走,以后就是虽生犹死,任何资本都没有了,再也没有得天下的任何可能,刘备老谋深算,自然不会弃民而走,刘备压根不希望这么多民跑来跟自己一起走,只是没办法,张先生是刘备粉,给出的评论全是溢美之词而无实际意义,第二是后主的此间乐不思蜀这句韬光养晦,知道局势无可挽回下的自保妙句,被批评为没出息,真是狭隘

评分

六年级时候买的,很多年前读过。当年没有多少昭烈皇帝的传记,所以难得有一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觉得很珍贵,而且书中的历史叙述以及考据,对照史实和小说都很严谨。不过后来细读的时候,就发下不少读者都看出来的一个问题。对照作者写曹操、孙权的传记,作者对刘备有很深的偏见,喜欢用双重标准。比如作为政治家必要的权谋,曹操孙权是足智多谋,而刘备是虚伪狡诈;用人方面,说曹操、孙权善于用人,但说起刘备,把蜀汉治理的完备归功于诸葛亮,而刘备好像是坐享其成的一个平庸君主,难道这不是英主善于用人吗?统一西南,励精图治,以崇高的政治追求,一生为统一奋斗,这难道不是他的功绩吗?作者的偏见来自于多少年前大陆“为曹操翻案”的潮流,对曹操评价过高,以某些人的喜好,贬低昭烈皇帝。反映到学术成果上,就是一部不客观不公正的偏见之作。

评分

可以给个三星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