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1841-1931)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被 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
《读懂心理学的第1本书: 》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取材,分析研究社会历史运动中作为主体参与的群众,他们的行为、心理的诸般特征,更具有现象学意义。《读懂心理学的第1本书: 》中探讨并研究了"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象力"、"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等诸多与群体心理相关的问题,而且所有的探讨与研究都具有令人震撼的理论说服力量。可以说,在群体社会学方面,再也没有哪一本书像《读懂心理学的第1本书: 》这样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进程。
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中央编译出版社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它们目前的组织赋予它们巨大的力量。我们目睹其诞生的那些教条,很快也会具有旧式教条的威力,也就是说,不容讨论的专横武断的力量。群众的神权就要取代国王的神权了。”(P4) “有时,在某种狂...
评分“躲猫猫”、“打酱油”、“70码”、“人肉搜索”……这类事件如今已成为热门甚至是流行词汇。在这些词汇的背后,积蓄着巨大的公众情绪的力量。公众情绪古已有之,只要有群体存在,就会有这样的情绪力量在民间不停流淌。这里的“群体”一词不只是指聚集在一起的个人,而是心理...
评分2005年10月27日开的巴黎郊外骚乱,骚乱本身即持续了近20天,而其余波远未平息。骚乱起因是两个伊斯兰移民的孩子意外死亡,而情绪的闸门一旦打开,聚集成心理群体,认知强化为认同,引爆的却是移民、对社会政策不满者狂欢式的发泄。 1968年3月的巴黎大学南岱和校区大学生抗议的...
评分勒庞的《乌合之众》已经看完,看得虎头蛇尾,但仍然要为这部书叫好。尽管这部书多是勒庞思辨型文字的总结,但无妨读者借此对大众心理学的了解。 一、个体没入群体一如失去了灵魂的充数躯壳 勒庞在书中开篇没多久就指出群体的一般特征——无异议,情绪化,低智商。虽然用词尖锐...
之前自己也感觉曾是某几个团体之中的乌合之众!总会有意无意地接受一些暗示!群体盲目的力量太可怕,影响小则自己后悔,影响大则改写历史。
评分语言非常精到,也很有哲理,在哲理看到了传播学理论的影子。传播学“沉默的螺旋”应该就是脱胎于此吧。
评分有些觉得好有道理,有些又觉得也未必吧,更多的是因为作者举的例子以法国大革命为多,一些事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看着也有点茫然。总之,群体的力量令人生畏!
评分断言、重复与传播,独裁者控制权力的三大法宝,可我怎么觉得作者写书也用了此法呢?很多结论都是作者自己的观点,缺乏足够的证据去佐证,只是拿历史事件做例子,可又焉知那些历史就是确凿无误的呢?然而读来又有令人信服的本事,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可能是时代局限,作者对妇女有极大的偏见,行文中不止一次地表露他对女性的歧视,总将妇女同儿童相提并论,读着真不太舒服。 最佩服的一点是,作者许多论断在今天来看仿佛预言,尤其像写给中国的预言,许多事情都已成真。 高楼已经坍塌,我们不过一群乌合之众。 另,这个版本错别字和谬误太多,看书时全程拿笔改错,编辑未免太不敬业,阅读体验极差,都让我怀疑买的是不是盗版了。
评分教育的反社会制度;词语惯用语与所引起图像 图像塑造的幻想 之间的密切关系;新词产生的原因;心理群体的保守 野蛮 多变 狭隘;无意识情感的 断言 重复 传染;民族的生命周期……是启蒙读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