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

朗读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哈德•施林克(1944— )

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法官。现在柏林洪堡大学任教职,并是北威州宪法法官。曾获德语推理小说大奖。《朗读者》无疑是他最轰动的作品,先后荣获四个重要奖项,被译成35种语言,并成为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德语小说。据其改编的电影获2009年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德] 本哈德·施林克
出品人:
页数:226
译者:钱定平
出版时间:2012-8
价格:2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27136
丛书系列:译林纪念版
图书标签:
  • 二战 
  • 德国 
  • 德国文学 
  • 爱情 
  • 小说 
  • 本哈德·施林克 
  • 朗读者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侦探小说家写的爱情故事,但也有人说其实和爱情无关

它是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从德国每所中学到世界各地,这本《朗读者》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

《朗读者》是首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首的德语小说,奥斯卡奖封后之作

《朗读者》讲述15岁的中学生米夏恋上36岁的女人汉娜,他们开始交往,读书,做爱。不辞而别的汉娜在八年后作为被告出现在审判纳粹战犯的法庭上。为了隐藏自己的秘密,汉娜宁愿被判终身监禁。这是一个让文学界震惊的故事,很快成为全世界范围的阅读话题。为了守护秘密,你会走多远?

我相信了莫言对我说过的话,“最好的小说一定是叫人欲哭无泪的。”

——作家 毕飞宇

我一直在盼望能有这样一本小说出现。在和历史调过情以后,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吗?

——作家 肖复兴

感人至深,幽婉隽永!小说跨越国与国之间的樊篱,而直接同人类的心灵对话。

——《纽约时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德国作家施林克所著的《生死朗读》有让人难忘的情节,那是一个让男主人公一生无法逃脱场景,这场景直接通向他们的爱情。十五岁的男主人公给三十六岁的女主人公送花,为感谢她在他突然发病时的相助。男孩在她的屋子里,带着羞涩和她说话。后来,她在穿长统袜,她先穿好一条...  

评分

评分

哲学最佳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文学。爱情最好的表现方式是什么?分离。 在《朗读者》滑稽的中文翻译背后,德语原著的光芒犀利无比。 被这本书吸引,是从“朗读,淋浴,做爱和并卧”开始的。那些吸引人的情爱场面出现在第一部中,一个15岁的少年米夏和一个大他21岁的女子汉娜,从...  

评分

小说《朗读者》,对汉娜的审判过程中,出现了一对母女,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女儿在战后写了一本书,成为了审判和定罪汉娜的证据。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和曾经爱过汉娜的少年米夏•伯格,当他读到了那本幸存者写下的见证之书时,却觉得那本书仿佛是“身外之物”。他毫不掩饰对这...  

用户评价

评分

为自己的身份和自尊所累,为他人的眼光和社会规范所缚,不承认自己不会读写的真相,宁愿以自由和审判为代价,终究是自己的选择,绝望与疲惫。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说明茫然、不知所措,虽不能脱罪,但引发对历史罪恶的深省,麻木不仁和沉默只会离真相渐行渐远,看守的身份又束缚了她,道德和职责间的选择,或者也没有意识到可以选择、应该选择,因为并没有看到可选的答案。关于两人之间,实际可以镜观自己的内心,对的时间,错的时间,对的人,错的人,纠结成为过往。人活着需要意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幸运,悲伤,都成为往事旧痕。至于对战争和暴行的反思,罪与非罪的界限,施行者、旁观者、受害者的解读不同。微言大义,品味深省。此中真意,欲辨忘言。小说没有很明确地说明一些事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思索,所以才说丰富和多义。

评分

不能说是读 用五天的闲琐时间浏览完了 我很怕这种似乎要看懂每一句背后隐藏意义才算理解的高门槛小说 所以也不想心力交瘁去读 觉得感触不深 可是到最后米夏站在汉娜墓前 "好像地面在剧烈摇动 接着就消失了"。这个故事我没有真的读懂。

评分

惊异、幻想、占有、不忠、无尽的失败、不可遏止的对天长地久的渴望。

评分

哲学最佳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文学。爱情最好的表现方式是什么?分离。

评分

朋友推荐我看小说《朗读者》的序,曹文轩所写。序中说道,他喜欢《朗读者》这份庄严与严肃,以及他认为中国到处是充满了低级趣味,甚至沦为痞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