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60年代。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后在牛津大学对安东尼学院攻读近代史,毕业后在英国从事电视制作,意在通过自己努力,使英国、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更加了解中国。主要作品有《半边天》、《百年叱咤风云录》及《1412:中国发现了世界?》等大型在史专题系列片。《万里无云》是她的第一本书。
旅居英的中国电视制片人主导演书云,只身跋涉千里,沿着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足迹,印证了被我国、印度和东亚国家倍中尊崇的传奇僧人玄奘的不朽功绩,感悟了佛教文化的真谛,也被中国盛唐时期的丰富博大的文化所深深震撼。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
它是两个生命、两个旅程的故事
这是一次艰辛的体验,又是一次心路的历程,
身体力行的万里追寻使作者走进玄奘,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升华。
一本“精彩的、让人不得不读的游记。”
这是一本对最终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她穿越了凄凉、壮阔的景观,
她在途中遇到超凡脱俗的人物,
为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她把这些经历栩栩如生地告诉给我们,
使我们对她的内心、佛的内心和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了一个独特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的英文版本一经出版便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的轰动。
自性如湖水,清澈明了,入定如晴空,万里无云。 作者沿着万里足迹辛苦前行,虽然被现实琐事反复纠缠,但是这一路上的感受实在是惊天动地,毕竟千年的历史是那么沉甸甸的。 以前只是粗浅的了解玄奘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实在没想到他对印度历史甚至中亚历史的巨大意义,其文字记...
评分她在牛津的校园里遇到一位来自印度的同学,问她知道印度人最景仰的中国人是谁,她说是周恩来吗,同学摇头,她说是邓小平吗,同学也摇头,同学说是玄奘,玄奘让印度人重新认识自己的宗教自己的历史树立自己的文化。她迷惑了,一个《西游记》里怯懦的僧人,何时有了那么高的...
评分看了一本书。很久没有看过让我心动的书了,其实一半的原因也是由于我很久都没有怎么看过书了,所以让我心动的那些少数更是从何谈起。 这本书的名字是《万里无云》,讲玄奘的。其实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那个看起来和我性格很象很投缘的女人:书云,生于60年代,1982年考入北京...
评分在我心中,有两个英雄,是我仰望的,一个是玄奘,一个是徐霞客。 景仰玄奘,不是从《西游记》开始,西游记里,我唯喜欢孙悟空。当我第一次在青海的玉树,看到奔腾的通天河,我不禁想知道,唐僧真的是经过了青藏高原?后来,翻开种种书,开始慢慢清楚,玄奘,从长安出发,过玉门...
评分宗教,是不是可以寄托众生之爱的东西,所以,即使不存在,将手按在《圣经》上的感觉,还是幸福;所以,虽然是无神论者,受伤的时候仍会跑去教堂,坐在那个阳光洒下来的位置对上帝诉说默默的心事,或者,挑一个温暖的午后,走进一座山中小庙里,在香雾缭绕中聆听诵经的真言...
重新认识玄奘
评分不能说完美,但在我读过的中国作家的游记中,几乎算是最好的一本了。可以感到作者在布置内容时非常用心,所以尽管讲了不少历史知识,读起来仍然很流畅。只是有些细节的真实性让人怀疑,有点儿像是为了表达一些观点而虚构的。此外都很不错,尤其是作者很诚实的道出了许多无神论者对佛教的质疑,而这保留未必影响人们被其打动。某种程度上无论有无宗教信仰,在执着求知的路上,玄奘可以是每一个人的向导。
评分千禧之年 一個女子踏上漫漫西行路 依照《大唐西域記》 沿玄奘西行求法之路 由故都長安出發 穿行當年的西域各地 直到遍走印度佛陀所行經的重要地方。一年的時光 用來追尋一個故人過去的足跡 由歷史的幽冥與亮色的現實中映照并澄澈自己的內心 也是夠奢侈的事情。
评分重新认识玄奘
评分书云老师是绝对的榜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