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兰德尔·彼特沃克(Randall L. Bytwerk) 美国密歇根州加尔文学院(大急流城)传播学教授。除本书外还著有《国家社会主义的演讲里程碑》(Landmark Speeches of National Socialism)、《尤利乌斯•施特莱彻》(获得全美传播学会50周年纪念奖)。创办并主持“德国宣传档案”网站(German Propaganda Archive) 网站提供大量并不断更新的有关纳粹和东德宣传领域的英译资料和影像。
彼特沃克最早的兴趣是生物学,后来迅速转向德国、历史、哲学。刚巧因为一位老师在找懂德语且对德国宣传感兴趣的学生,而转向了对德国宣传领域的研究,全部学术生涯致力于此。对纳粹宣传感兴趣是因为它极权主义的观念模式无所不包。他认为纳粹主义与其说是一个简单的政治立场,不如说更像一种宗教。
“就像神学家凯波尔(Abraham Kuyper)认为每一方寸土地都属耶稣,纳粹党员在本质上也持有一样的观点——世界上和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取决于纳粹的意识形态……没有什么是在党的视野之外的。”
译者介绍:
张洪 浙江大学国际政治、法学学士,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法学硕士。
为什么极权主义的宣传,比如在纳粹德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开始时卓有成效,却最终失败?外界观察家在解释这段时期的宣传时常常犯两个致命的错误。首先,他们假设因为有警察国家的支持,宣传机器得以广泛有效地工作,人们对希特勒和昂纳克欢呼雀跃,因为他们担心不这样做的后果。其次,他们认为,宣传确实成功说服了大多数的公民,纽伦堡集会反映了大多数德国人的想法,大多数东德人相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战盟国于是担心,铲除纳粹主义将是非常艰巨的任务。西方知名的学者们或政治家们,没有预计到东德会崩溃得如此迅速。
有效的宣传取决于一系列有说服力的方法,从最温和的建议到公开的暴力,二十世纪的独裁者对此都深有体会。从许多方面来看,现代极权主义运动在本质上是宗教性质的世界观。纳粹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提供对文化,道德,科学,历史和娱乐的方方面面的解释;他们也提供人们接受现状的原因。
本书考察了纳粹德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使用的所有说服技巧,并试图指出这两个系统最终失败的原因。
为了你我来豆瓣写了第一篇书评,说说你为啥要把好好的一本书糟蹋成这样呗?让我看了两页后就生出一种立马把它当废纸卖了的冲动。 开篇第一句话:”历经整个第三帝国的一位牧师以一种方式描绘了他和纳粹官员的会面,它很好解释了极权社会中的生活blabla...”这诘屈聱牙的非限定...
评分可以把它作为一本教科书,也可以把它作为一本读物,相比与大谈传播、公关学术理论的教科书,它更具有可读性。 将同一社会背景下,两个不同政体的宣传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对比,撇开政见立场。从中去体味两个不同政体通过宣传对于民众思想的掌控方式。非常有意思。 读完,让我感...
评分对于纳粹方面的专著我之前没有看过一本,这是第一本,但是对于纳粹我是从小就知道,一提到纳粹可能很多人为之毛骨悚然,血腥,暴力在很多反应德国法西斯的影视作品中都有渲染,在我的印象中,如《血色童心》、《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人》、《辛德勒名单》等,那些场景确...
评分ISIS近来颇抢媒体风头,频频进行恐怖袭击,杀死手无寸铁的平民,已然引起世界公愤。ISIS是如何崛起于荒僻之地,在全球掀起如此声浪,颇值得人们认真地加以研究。前段时间,英国BBC官网刊发了一篇来自智库的文章,非常详细地解读了ISIS的宣传战略。看后一个印象,ISIS的壮大,与...
评分我是通过法星社的赠书活动得到该书的。一看标题,就有莫名的兴奋,因为我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拿民主德国的宣传和中宣部来比较。现在发现,两者简直如出一辙,是典型的极权象征。 “西方民主国家恐惧宣传,至少是公开反对它。称某人为宣传家无异于一种耻辱,宣传被...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写得不透,废话多且阅读不畅
评分这是一本揭示极权统治下的宣传体制的学术著作。不管是纳粹还是东德,其宣传策略和体制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即宗教化、控制媒体、干预私人生活等。种种揭示也是启示:类似极权体制的再度形成并非不可能,而宣传是其最重要的依靠力量之一。
评分: D751.64/2223
评分真的可以叫作「骗来骗去」。不过也算不得是「骗」,民众自己也不完全反感被骗。
评分: D751.64/222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