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余英时 访谈 思想史 文化 知识分子 历史 中华书局 学术
发表于2025-02-02
余英时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英时先生于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奖。此奖项被称为人文学科的“诺贝尔奖”。余先生是前后三届五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人。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先后三次访问余先生,请余先生畅谈学术与人生,内容颇丰。前面两篇曾先后在《明报》发表,第三篇是应中华书局要求,为本书做的专访。附录两篇,之一是刘梦溪先生访问余先生的《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之二是余先生自撰《我走过的路》。这两篇对深入了解余先生生平与学术都非常有益。
访谈不可能有多深入,但涉及的话题都足以发人深思,读书受益大概就是指这些方面吧。
评分老人家想法非常清晰而有力。 PS:装帧太美了,我爱不释手哇。(设计者还特别贴心地把条纹码放内页不影响封底,谢谢。)
评分前半部分似未见什么新意,倒是后面刘梦溪的访谈,有一些更精彩的碰撞。不过作为访谈,刘似乎是失格的,成见太强了。而且限于访谈的体裁,也只能蜻蜓点水。装帧可喜,值得学习。
评分学理的讨论当然是很好的,不过并不希见。难得的是余先生对钱锺书、冯友兰等当代学者的同情之理解——余先生真厚道人也。第四部分的采访者刘梦溪,窃以为对话与余先生并不在一个层面上。
评分如闻其声,如睹其人
P38-P88 余英时对钱锺书、钱穆、胡适的评价 钱锺书:考据癖,"家学之外,主要受晚清遗老的影响。因此二十岁左右就已走上清代博雅考订的道路,《谈艺录》和《管锥编》都是明证","他读书是极为精到的,但他注意小地方太过了,所以他不肯谈什么大问题之类的,他根本不相信这类...
评分 评分2012年8月12日 《余英时访谈录》的确不错。我爱读这一类的访谈,轻松,却又颇受启发。金针度人,这句话,很有意思。 姑且抄一些: P178: “如果文献记载有冲突,那我们就要解决冲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立意要摧毁什么,也不是要造就什么。我们看到不同的有矛盾冲突的材...
评分书做得很精致,布面精装,翻起来很舒服。内文的纸张和印刷也很好,几张彩页是粘上去的,也很整齐。发现了里面一处小错误,把“思维”印成了“思唯”(164页上数第6行),应该是校对的问题,中华书局,不应该啊。余先生的观点很清晰、明了,表述也很直接、明白。读后受益匪浅,...
评分1、余英时先生谈到了自己幼年时代的教育问题,以及乡村生活与都市生活的对比,给我提供了一个民国时代生活的缩影,使得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国民生活有一个简要的了解。 2、余英时先生介绍了影响自己走上历史研究的学术道路上的人和事件,并详细阐述了自己在美国读书的历程,以及...
余英时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