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余英时 访谈 思想史 文化 知识分子 历史 中华书局 学术
发表于2025-05-26
余英时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余英时先生于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克鲁格”奖。此奖项被称为人文学科的“诺贝尔奖”。余先生是前后三届五位获奖者中唯一的华人。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先后三次访问余先生,请余先生畅谈学术与人生,内容颇丰。前面两篇曾先后在《明报》发表,第三篇是应中华书局要求,为本书做的专访。附录两篇,之一是刘梦溪先生访问余先生的《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之二是余先生自撰《我走过的路》。这两篇对深入了解余先生生平与学术都非常有益。
这种书真的可以不读的。
评分刘梦溪的部分可以删去
评分老人家想法非常清晰而有力。 PS:装帧太美了,我爱不释手哇。(设计者还特别贴心地把条纹码放内页不影响封底,谢谢。)
评分亮点极多......
评分我室友是他一大家族的。。说余的弟弟还在村里现在,每年还接济他一些钱。balabala..
《朱熹的历史世界》之后,余英时“士学研究”体系得以完善。再做此类对话,纵横而谈,”似旧弥新“,顿时可爱了许多。余氏对陈寅恪多所赞美,常将之比于明末顾炎武,态度近乎仰慕了。对冯友兰的看法颇为宽容中肯,相比何兆武在《上学记》中对冯友兰人云亦云的讥讽,康德专家何...
评分 评分访谈读起来不累,可以泛泛而过,没有太多证据需要思考。更多的是一些思想性的东西,还有一些“八卦”,挺有意思。 但其实,访谈录中,有很多深入的思考,历史的研究方法,历史的思考,做学问做人的思考。自己也就是抽一些零星时间,泛泛而读,应该再集中时间好...
评分这本书,是秋叶推荐的,买来,放在手边很久,做为一月份读书的结束,拿了起来,也是因为,这些天,太忙太累,需要一种安定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源泉,对于我,要么是佛学,要么是文史。 后者其实是我的土壤,虽然,这么多年来,其实我什么都不懂。只是有无以言说的感觉,从身...
评分本书既有余氏的自传性记述(代序),又有刘梦溪的访谈《为了文化与社会的重建》,后者且是经余氏自己的建议而加上的。看起来陈致的访谈中余氏面目显得蔼蔼和煦,而刘梦溪访谈中则显得威仪棣棣。大约陈致的访谈以后辈请益的方式出之,而刘梦溪访谈则有同道切磋之味吧。
余英时访谈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