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阐明其后期哲学的代表作。1921年,维特根斯坦发表了代表他早期思想的著作「逻辑哲学论」,试图以"逻辑上完善的语言"界定哲学的界限,并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全部哲学问题。但在「哲学研究」中,他提出了与「逻辑哲学论」大异其趣的思想,坦承在前期著作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从而将思考中心转向日常语言。
(发表于《南方周末》“副刊/秘密书架”(2011年5月26日)。发表时被编辑直接改名为《周濂的书单》。其实只是我的秘密书架,与个人的学术经历有关,所列书目绝没有囊括我所认为的好书。) 周 濂 我至今仍在四处宣称,当年选择报考哲学系,不是因为高中政治学的好,而是因为我...
评分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里自认为解决了哲学的根本问题,他明确地提出了哲学研究的目标“想要为思想划一个界限,或者毋宁说,不是为思想而是为思想的表达划一个界限”,并且得出结论“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逻辑哲学论》以一种具有逻辑形式感的编码排列论...
评分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以其早期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后期著作《哲学研究》而著称。他的哲学思想,给现代分析哲学中的两个主要流派逻辑经验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以很大影响。对于他的生平,人们所知甚少。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回忆维特根斯...
评分如果是维特根斯坦问你,“红玫瑰在黑暗中是什么颜色?”请不要急于回复,因为这个问题可能蕴含了所有哲学问题。他提醒我们注意:“有的事情别人不问时我们明白,一旦要我们解释它我们就不明白了;而这正是我们必须留心思索的东西。”当你回答“还是红色”时,他会接着问:这是...
评分只读《维特根斯坦传》而不读维特根斯坦的著作是件尴尬事(目前还有博尔赫斯让我尴尬着),我又对《逻辑哲学论》有畏惧,《哲学研究》又有陈嘉映先生的译本(他又译了《存在与时间》又译了《哲学研究》不是偶然的),这些促使我读下了《哲学研究》。得益于维特根斯坦笔记式的文...
虽然有些很大部分读不懂,但是,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分析,还是有魅力的。或者,至少可以这样说,维特根斯坦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想法,关于逻辑,关于语言,关于哲学。他让我开始想关于语言,语言游戏,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的本质,或者是怀疑。
评分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没说什么。|词语的使用场景、大脑反映的场景、人所处的场景共同影响并构成语义传达。|从语言角度讲,“断言”的假定基石无处可寻,从物理角度讲,一如量子理论对物质实在的质疑,所以大脑是一个介于微观物质层面和名相概念之间驻留严重的容器,在语言和物质层面都找不到实在。人体就像一层层由细到粗的能量滤网包裹成的管道,|语义指向的是个人感官映射。|基于纯语义分析,精度受限于聚焦的程度而无法界定以致显得粗糙。|一句话,语言不是事实。
评分“语言使我们困惑的一点在于,对规则的陈述和对语境的设定发生在同一媒介中,而这媒介就是语言。'河流涌上河岸'和'河流'是个名词,都是正确的句子,但只有前者是语言游戏中的一步走棋,而后者陈述了一条语言使用的规则:就像说象走对角线,它并非语言游戏中的一步棋,正如在国际象棋中演示象的走法也不算一步棋一样。”“我们的语言游戏和它理应表征的现实。换句话说,你需要将我们向自己展示的现实和去除了一切表征的现实进行比较。但这根本说不通:你怎么能向自己表征去除了一切表征的事物。”“形而上学的理论就像从语言装置中挣脱出来的齿轮,正在失控的疯狂旋转。工程师维特根斯坦希望这个机械装置能够顺利运转。”———摘自大卫.伊耿《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评分《蓝皮书和褐皮书》
评分比商务的译本好些,起码不是蹩脚的直译,更通顺更通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