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舫,著名作傢、樂評人,著有《將你的靈魂接到我的綫路上--大眾文化中的流行音樂》、《傷花怒放--搖滾的被縛與抗爭》、《燦爛涅磐--柯特·科本的一生》、《比零還少--探訪歐美先鋒音樂的異端禁地》等影響巨大的搖滾和文化著作,譯有《上車走人--與黑旗搖滾在路上》、《請宰瞭我--紐約叛逆文化圈口述實錄》等。十數種國內重要報刊專欄作傢 ,並被視為搖滾文化和另類文化的代言人,被各國重要媒體常年廣泛報道評論。曾任大學教師、報社編輯、雜誌主編、網站總監,電視節目製作人。現任《rolling stone》中文版主編。
這是一本並不晦澀的搖滾樂理論讀物,它涉及到早期搖滾樂的社會文化意義,研究瞭一些至今沒有得到深入探討的問題,由於涉及音樂、社會、學術背景較深,所以妨礙瞭十年前那批讀者的理解,但看來它正適閤今天的讀者。
本書的主題,正如它副標題所說,是搖滾樂的被縛與抗爭,這是任何人理解搖滾樂都不可繞過去的主題,其中的悖論、矛盾、希望,以及論題展開的整個文化問題,都值得用十倍於此書的篇幅去論述。所以說,它應該被再版,在今天這個中國音樂界期待著資本主義全麵勝利的關口引起更多思考。
郝舫是像学者,这本书充满了对于伯林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概念的讨论和借助,我也就是从这本书才知道的以赛亚·伯林这个像是来自圣经故事的名字。 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似乎正从某种角度昭示着自由的命运,然而当自由从主义变为制度,摇滚却还以自由的名义战斗着。自由是个复杂...
評分这是一本有点“落伍”的书,因为这是一个不在摇滚的年代。 Rock不过是商业娱乐的作呕的外套,或是乱喉的假名。 这本书只适合听摇滚的朋友, 如果你没有听过, Nirvana、Bon Jovi、Suede、RadioHead 、REM、Red Hot Chili Peppers、Scorpions、SkidRow………… 如果没有曾...
評分如果没有曾经的疯狂与迷惘,那我也许不会一口气读完这本书。 我曾在床头放这本书,结果被我的父母认为我要变坏了。 我也曾经将这本书送给我喜欢的女孩,也许她会认为我疯了,居然让她去读这么一本离经叛道的书。 可我就是喜欢,虽然这本书只能作为摇滚入门级的读物。 如今,离...
評分摇滚是一种生活态度,并不代表你的生活充满摇和滚,看看20世纪的摇滚乐史,伤花怒放所写的不过是其最偏激的一面,在摇滚的另一面,还有像Folk Rock,Pub Rock这些至少“看上去”要温和了许多。我们不能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那只是一种理想,当我们渐渐长大,渐渐陷入生...
評分第一次看到伤花怒放这本书的名字是在一本杂志上,那时候全彩杂志还不盛行,文章很短缩在一个角落里,一扫而过只留下了或许是一本说摇滚的书的印象。前几天又听到有朋友谈起,这才决定去读一读,读了第一章才发现其实高中某个未名状的下午,在网吧里我已经读过,虽然那时候...
其實這本書很一般,並不是所有披上搖滾樂的外衣,都可以算是好書的。
评分送人瞭
评分誠如書言,當迪倫唱齣“你不需要個氣象員來測知風嚮”,他反而成瞭時代的氣象員。而今郝舫或當年的擁躉似乎淪為(也該步入)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天氣預報員瞭。這不是傷花怒放,而是怒花傷放。它一開始就飽蘊怒氣,擁抱西哲,在80年代街頭上汲取薩特、尼采和弗洛伊德,在90年代店鋪裏尋摸打口碟和盜印書(從《伊甸園之門》到伯林),以搖滾樂為宣泄口,嚮反文化求新齣路。花開不能敗,但已傷。經過沒怎麼著就“彆理我我煩著呐”的花兒樂隊,經過資訊影像全麵“非法”開放,我們走進新時代,小學生傳誦陰三,中學生玩兒“真正的”音樂。樸樹和周傑倫都過時瞭,高曉鬆和尹吾養孩子瞭,郝舫們已經是怪蜀黍甚至不怪的蜀黍瞭。從馬爾庫塞到伯林都已是理論排行榜的過客。所以這書基本可和《記憶碎片》(升級版叫《閃開讓我歌唱八十年代》)閤觀。
评分其實這本書很一般,並不是所有披上搖滾樂的外衣,都可以算是好書的。
评分不僅名字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