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癫与文明

疯癫与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米歇尔・福柯,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思想家。青年时期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以后曾担任多所大学的教职。1970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思想系统史教授,直至逝世。 福柯振奋多多数研究致力于考察具体的历史,由此开掘出众多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从而激烈地批判现代理性话语;同时,福柯的行文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讲究修辞,饱含激情,这也是他在欧美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法] 米歇尔·福柯
出品人:
页数:274
译者:刘北成
出版时间:2003-01
价格:1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7956
丛书系列:学术前沿
图书标签:
  • 福柯 
  • 哲学 
  • 疯癫与文明 
  • 社会学 
  • 西方哲学 
  • 法国 
  • 思想 
  • 文化理论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 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断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作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作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它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对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何尔德林患精神病三十六年,这个黑格尔最好的朋友患病后被黑格尔所抛弃,原因很简单,他是主张理性至上的,一个丧失了理性的人,在他看来,等于死亡。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由此可见一斑。 《疯颠与文明》给我打开了这样一扇窗:我们所知道的文明史不过是一场理性对非理性的胜利...  

评分

“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米歇尔•福柯如是说。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我们意识到这一切是如何发生以前,疯癫已被贴上羞耻的劣等的疾病标签,遭到健全理智主宰的现代世界的无情驱逐,于理性之光无法照耀的永夜,沉默着悲欢。而文化现象中的疯癫,却如尼...  

评分

劉北成和楊遠嬰老師譯的很漂亮。我在看的時候時時想起媽媽。小時候看過一篇小說,講一個獨居的老人,日復一日的孤單和曠日持久的無聊。他想在生活中給自己找點新鮮。于是,他把自己房間里所有的東西的名稱都改了。他把茶杯叫皮鞋,把桌子叫地毯,把臺燈叫雞,把雞叫襪子。...  

评分

评分

何尔德林患精神病三十六年,这个黑格尔最好的朋友患病后被黑格尔所抛弃,原因很简单,他是主张理性至上的,一个丧失了理性的人,在他看来,等于死亡。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由此可见一斑。 《疯颠与文明》给我打开了这样一扇窗:我们所知道的文明史不过是一场理性对非理性的胜利...  

用户评价

评分

除了偶尔几句话(尤其在精神病院的诞生一章)能激起我的共鸣之外,很多时候不明白福柯在讲什么。也许这就是法国人的魅力。

评分

事物本身背负起越来越多的属性、标志和隐喻,以致最终丧失了自身的形式。意义不再能被直觉所解读,形象不再表明自身。刘北城和杨远婴的译笔,实在好,从女愚人船到男麻风病,从古诗到连韵,都很精到。

评分

越到后面越好懂,可能前面比较难看是因为福柯所引和我的世界实在相差太远吧……其实没有前期的一些解读资料的讲解,可能我也抓不住主脉络…这里理性的控制似乎不是特别清晰,可能还要看《规训与惩罚》吧…啊啊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评分

刚渐入佳境,书就给丢在曼谷了

评分

福柯的作品里比较容易看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