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南·里维拉·莱特列尔(1950—),智利作家。出生于智利中部城市塔尔卡,年幼丧母,生活坎坷,十九岁起用三年时间游历了智利、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随后开始文学创作。小说《伊莎贝尔女王唱民歌》(1994)获智利国家图书阅读奖。1996年再次获此殊荣。《勇者逝去的地方》(2000)和《火车开往炼狱之地》(2001)连续获智利高蓝文学奖提名奖。《复活的艺术》(2010)获西班牙阿尔法瓜拉文学奖。其作品还有《我叫坏玫瑰》(2008),《电影女孩》(2009)及《墓志铭写手》(2011)等。
她是小镇上的“说”电影高手,能化身为影片里每个角色,重现银幕上的喜怒哀乐。她的即兴演出比原本的剧情还精彩,编织出一个个令人忘却现实的魔幻时刻。
表演电影,是玛丽亚生命中最精彩的时刻,让她忘却现实生活的艰苦,彷佛过着另一个人生。然而,诚如电影总是会有高潮起伏、悲欢离合,她的人生也在历经种种事情后,留下有如散戏之后的欷嘘与落寞。本书作者莱特列尔,藉由一个善于说电影的女孩一生曲折的经历,一步步叙述着在那曾经璀璨后来却没落的年代,矿区砾原上关于电影的神奇故事。
如何在薄薄一百页的书中,写进一个时代的兴衰,大概也只有跟着主人公一起成长这个办法了——《电影女孩》就是这样一本书。艾达一家的兴衰史和智利北部矿区的发展息息相关。矿区繁花似锦时,家庭也和睦美好;随着矿区日渐衰落,直至最后大家远走他乡,这个家庭也是每况愈下,发...
评分载上海《东方早报》之《上海书评》 2011年10月29日 毛 尖 《电影女孩》看到中途,我还是觉得:这个,我也写得出来。清贫的年代,天堂的影院,看电影演电影,也是我们打小的娱乐。 看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从电影院里走出来,我们都像游击队员那样说“天空在...
评分我曾在哪里读过,或者曾在某部电影里看过,德国人讲犹太人关在运家畜的车厢里载送——只留下车厢高处的一丝细缝,让一点空气得以进入,当火车穿越散发草地湿粘气味的田野他们会挑选出一个最会说故事的人,让他踩着他们的肩膀,靠近那个细缝,让他对大家描述风景,告诉他们火车...
评分文/严杰夫 还记得读书时最羡慕的一个同学,在上早操的当会儿,可以把看过的电视剧或录像片的情节与对白一字不拉地重复出来。更加让你自卑不已的是,他不仅在情节的还原上做到了无一巨细,而且对每个角色的神态、口音更是做到了精确地重现。那时候,漫漫的暑寒假下午,陪伴我在...
有史以来,电影院首次出现成排空荡荡的座位。同样的,人们也不再到广场上闲坐。甚至连巷道都比以往还要荒凉,尤其是当电视播放《黑暗阴影》的时段,那是部令人讨厌的吸血鬼连续剧。
评分一个辉煌时代的终结,一个女孩的坎坷人生。父亲瘫痪,性无能,让母亲离家出走,四哥被垃圾车碾死,三哥去首都踢球,二哥和年轻寡妇私奔,从此再无音讯,大哥杀死妹妹的强奸犯入狱,女孩14岁做了51岁老男人的情妇——母亲当年的情人。回忆真坏,总让苦难变得唯美,特别当你生性浪漫的时候。★★★★
评分这本薄薄的小书,前半部分沉浸在欢乐的氛围里,电影女孩虽生活在贫瘠的硝石矿业区,却爱电影如痴,沉浸其中,而成为小镇著名的电影说书人。60页后,电影女孩的遭遇急转直下,一连串的厄运侵袭这个家庭,让人想起的是意大利影片<灿烂人生>,但整本书的基调非常的单纯,即使是难过也是拉丁式的难过。
评分这本薄薄的小书,前半部分沉浸在欢乐的氛围里,电影女孩虽生活在贫瘠的硝石矿业区,却爱电影如痴,沉浸其中,而成为小镇著名的电影说书人。60页后,电影女孩的遭遇急转直下,一连串的厄运侵袭这个家庭,让人想起的是意大利影片<灿烂人生>,但整本书的基调非常的单纯,即使是难过也是拉丁式的难过。
评分人生和梦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我则敢说,人生和电影是由完全相同的元素组成。讲述一部电影,就想倾诉一场梦。讲述一段人生,就像倾诉一场梦或是一部电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