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文·拉斐爾(Edwin Lefevre,1871-1943),著名記者、作傢和政治傢,以報道華爾街上的商業故事著稱於世。
拉斐爾在19歲時成為一名記者,先後為多傢報社工作和撰寫專欄,一生共有8部著作齣版,本書是其中最受人喜愛的一本。
1922年,拉斐爾對傑西-利弗莫爾進行瞭數周的采訪,之後將采訪內容整理成為12篇係列報道,發錶在《星期六晚報》(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上。第二年,這一係列報道被編輯成精裝本圖書齣版。
秦鳳鳴,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經濟學博士。
1996-1997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研究院做訪問學者18個月。
2006-2007年作為富布萊特研究學者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國際發展研究中心訪學一年。
多年來一直從事國際金融、國際財務管理、比較金融製度以及美國經濟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曾在《經濟學動態》、《金融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世界經濟與政治》、《國際貿易》、《中國日報》等各類報刊發錶中英文文章60餘篇。
曾齣版專著《金融大震——全球金融角逐與金融製度變遷》、《金融全球化與銀行業重構》;齣版譯著《商務外交經典案例》、《後危機時代的增長與發展——20國集團發展議程》。
《股票大作手迴憶錄(珍藏版)》最早於1923年齣版,由新聞記者兼小說傢埃德文·拉斐爾經過數周的專訪,以拉瑞·利文斯頓的第一人稱寫作完成。其實,拉瑞·利文斯頓的人物原型名叫傑西·利弗莫爾,是20世紀初華爾街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操盤手,他曾幾度破産,又幾度東山再起,在1929年的大蕭條中通過做空使個人資産達到1億美元,成為當時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不過僅僅過瞭4年,他再度破産。1940年,傑西·利弗莫爾在一傢酒店的衛生間裏飲彈自殺。
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操盤手的人生哲學,看到一個大時代的縮影,看到股票交易的本質和交易者的內心世界。
全文引用自本书 有一年冬天在哈丁的营业厅,一小伙趾高气扬的家伙要花3万~4万美元买一件大衣——但是其中没有一个有福气穿上它。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位杰出的场内交易者——他后来成为世界闻名的一年领取1美元象征薪俸的人物——穿着一件水獭毛皮做里子的皮大衣来到交易...
評分1940年11月,杰西·里费默在曼哈顿的一家饭店大醉之后,给他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信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 “我的人生是一场失败!” 然后,里费默在饭店的衣帽间里,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说,他身后留下的财产不足10000美元。 一个曾经在股...
評分先看了比格斯的《对从基金风云录》,文中提到他一有障碍的时候就拿出《股票作手回忆录》看,翻到烂的书。 对我这种股市菜鸟来说,我真的很崇拜本书作者,这类天赋人物100年才出几个吧。这种人生经历,俺们也就看看。不过的确很pf这种对人性弱点的客服。 股票操作中的心态,输...
評分[这不是书评]2012-01-09 查阅了对这本书若干版本的评价,最终选择了地震出版社的。芝麻的译文其实还是挺流畅的,但可能不是市场人士,所以有些个别的地方译得不很贴切,才读了第一章就发现有几处问题。于是准备再买本丁圣元的译作,可是当当和亚马逊都没现货了。然后打算...
評分看金融类书籍向来严格挑选,一是由于各种未被检验的、乱七八糟的金融理论相互矛盾;二是由于即使碰到了本好书,也由于垃圾翻译的糟蹋,使得心情无比不畅快。 印象中的股票作手(或者按中国话,叫操盘手?)是个和时间比赛的人,是和“秒”竞争的人,和我的性格严重背...
華爾街從來不會改變,因為人的本性是從來不會改變的
评分這就是那種讓你相見恨晚,為什麼自己不在幾年前讀到的書。
评分兩個字,經典
评分“如果一個人不犯錯誤,用不瞭一個月就可以擁有整個世界,但是如果他不能從錯誤中取得真經,則會一無所獲。”
评分華爾街從來不會改變,因為人的本性是從來不會改變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