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目錄
一 清初滿漢關係
南兵遊擊鬍大受敕諭建州女真考……………………………………………………楊海英/3
清太祖時期女真與漢人之關係………………………………………………………趙誌強/20
清太宗皇太極的太廟儀式和堂子
——關於滿漢兩種儀式的共處情況…………………………………〔日〕楠木賢道/32
清入關前漢人官僚對其政治的影響………………………………………〔日〕榖井陽子/41
清初期對漢軍旗人“滿洲化”方策………………………………………〔日〕杉山清彥/58
清入關前政權儒學化問題再考察……………………………………………………硃昌榮/72
二 八旗製度與滿漢關係
尚可喜一族的旗籍與婚姻關係…………………………〔日〕細榖良夫 著 張永江 譯/91
清代颱灣綠營中的旗籍總兵官………………………………………………(颱)許雪姬/106
清代旗人選任綠營官製度考察………………………………………………………杜傢驥/123
從法律看清朝的旗籍政策……………………………………………………(颱)賴惠敏/144
清代北京的旗民關係——以商鋪為中心的考察……………………………………劉小萌/168
北京“迴子營”的250年史 ………………………………………………〔日〕小沼孝博/199
清代的旗、民關係:以江寜駐防為例………………………………………(颱)許富翔/213
旗民與滿漢之間:清代“隨旗人”初探…………………………………定宜莊 邱源媛/239
升允考論………………………………………………………………………………張永江/254
“旗人也, 漢人也”:滿洲人升寅(1762~1834)與其
青年時期的生活經驗……………………………………………………〔法〕陸 康/266
八旗漢軍“勛舊”佐領考
——雍正朝“佐領三分法”與“勛舊”名稱………………………〔日〕綿貫哲郎/274
三 邊疆治理與滿漢關係
清代東北駐防八旗與漢人——以黑龍江地區為中心………………………〔日〕柳澤明/289
論雍正時期盛京地區的邊境統治政策………………………………………〔韓〕金宣旼/303
故土與邊疆:滿洲民族與國傢認同裏的東北………………………………〔美〕邵 丹/320
日本公司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土地經營
——從中國史研究中呈現齣來的日本社會…………………………〔日〕江夏由樹/348
新疆軍府製下的理民體製與滿漢員的任用…………………………………………華 立/366
四 晚清滿漢關係
從天地會看清代民間社會的滿漢關係………………………………………〔韓〕李平秀/383
道光、鹹豐朝的粵海關與關監督……………………………………………………任智勇/397
關於太平天囯的“反滿”問題………………………………………………………薑 濤/407
滿漢關係下嘉道年間淮北的撚黨活動及政府的應對………………………………顧建娣/418
戊戌年翁同龢開缺前後清廷滿漢關係管窺…………………………………………馬忠文/438
袁世凱集團與滿洲親貴之間的衝突和調適馬平安/448
預備立憲時期的平滿漢畛域思想與滿漢政策的新變化
——以光緒三十三年之滿漢問題奏議為中心的探討…………………………李細珠/467
辛亥時期思想界關於滿漢關係問題論爭的再考察
——以《民報》和《新民叢報》論戰為中心…………………………………崔誌海/492
清末“反滿”革命思潮下的史學……………………………………………………劉俐娜/507
辛亥革命中的滿漢關係………………………………………………………………賈艷麗/519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清室、宗室、八旗與民國政府的關係
——以《清室優待條件》為中心…………………………………〔日〕阿部由美子/535
五 檔案與文獻
關於八旗值月檔……………………………………………………………〔日〕加藤直人/559
關於日本東洋文庫與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所藏鑲紅旗滿洲衙門檔案…〔日〕中見立夫/570
從滿文檔案看滿漢關係——以乾隆朝滿文寄信檔為例……………………………張 莉/582
滿洲漢化:颱灣乾隆禦碑研究………………………………………………(颱)甘德星/603
《閑窗錄夢》作者身份考…………………………………………………趙令誌 關 康/613
試論清朝滿、漢文檔案在有關記載上的特徵及其規範
——以有關乾隆時期清朝官員與藏傳佛教
大活佛的會見禮儀檔案為例……………………………………〔日〕村上信明/626
從“子弟書”看嘉道時期滿漢文化關係……………………………………………邱誌紅/638
清代滿濛辭書“序”研究……………………………………………………………關笑晶/653
英文目錄
暫無英文目錄
序言
序 言
劉小萌
在中國的曆史舞颱上,活躍過眾多少數民族,其中建立起中央王朝並形成廣袤疆域的唯有元濛古和清滿族,而無論從享國之日久,對中國影響之深巨來講,後者又超過瞭前者。1644年清朝定鼎中原後,一方麵,滿族人在經濟、政治、軍事、法律等方麵長期享有種種特權,另一方麵,在文化上又不能不與漢等民族陶融,由此形成錯綜復雜的關係。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著中國內憂外患的加劇,滿漢關係也進入瞭一個新的階段。1911年武昌首義,革命黨人高揚的仍是民族革命的旗幟,終至清帝遜位,民國肇建,始有“五族共和”的口號。足見在清朝長達268年的時間裏,滿漢關係始終是影響社會發展進程的一條重要綫索。這一關係的演變,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瞭清王朝的興衰,且對近代中國的走嚮産生瞭深遠影響。然而,時至今日,學界對清代滿漢關係,還僅限於對某些曆史片段或具體專題的考察,尚缺乏比較係統和全麵的梳理。再者,現有成果主要集中於清前期,對清代中葉尤其近代以來的滿漢關係,研究明顯滯後。究其原因:長期以來,清史作為一段完整的曆史,卻被人為地以鴉片戰爭為界劃分為古代史和近代史兩個部分。盡管這種劃分有其一定理由,但由此造成的前後研究各有側重,互不銜接,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基於上述情況,2005年由筆者主持,將“晚清滿漢關係研究”作為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的一項集體課題,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重點研究課題,希望從理清晚清滿漢關係的基本綫索入手,對清王朝走嚮衰亡的原因和背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2010年8月28~29日,課題即將結項,為推動該項研究,本研究室又在北京主辦瞭“清代滿漢關係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海內外學者共同襄助下,會議取得瞭圓滿成功。概括本次研討會的特點,一是會議的創新性,以“清代滿漢關係”為主題,在海內外學界尚屬首次。二是會議的國際性,與會者包括來自日本、美國、法國、韓國、中國大陸和颱灣的40餘位學者,其中海外來賓占半數以上。三是會議的包容性,將清代滿漢關係作為一個整體曆史現象加以探討,超齣瞭傳統清史、近代史研究的此疆彼界,尤其對晚清滿漢關係的考察,有助於彌補以往研究的不足。四是會議的實證性,與會學者國籍不同,學術背景、研究方法、角度、觀點各異,水準亦有參差,但提交的論文大量利用滿漢檔案、官私文書、譜牒碑拓、契約等第一手資料。許多論文考證縝密,以實證研究見長,觀點上也富於啓迪。
研討會一共收到論文41篇,內容基本圍繞不同時期滿漢關係或滿漢關係的不同側麵(如軍事關係、政治關係、經濟關係、社會關係、文化關係)展開,既有對曆史事件、現象、製度、人物的考察,也有對滿文文本(檔案、碑文、日記、辭書、子弟書)的研究,還有對一些基本概念(如滿族、滿洲、旗人、漢軍、漢人、領域性)或旗人意識、多元認同等問題的探討。會議結束後,復經作者對論文作瞭認真修訂,現結集齣版,以饗讀者。為便於閱讀,茲將本書論文歸為以下五類。
第一類清初滿漢關係
明末清初的曆史中,明朝、朝鮮和女真(後金、清朝)的關係無疑是最重要的三邊關係之一,它們之間角色輕重的變換,直接影響明清易代的曆史進程。楊海英《南兵遊擊鬍大受敕諭建州女真考》一文,對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明朝遊擊鬍大受敕諭建州“王子”努爾哈赤(後之清太祖)遵守國法、不許攻打朝鮮一事,作瞭新的解讀。認為由於明廷的顢頇,導緻鬍大受的努力付諸東流,加劇瞭女真與明朝的對立。而該事件,或可視為“一種來自下層的、帶民間色彩、和平解決民族爭端的新模式”。
趙誌強《清太祖時期女真與漢人之關係》依據《舊滿洲檔》等史料,對清太祖時期女真與漢人關係由和平相處到轉嚮對立、衝突的過程與背景,作瞭多角度的分析;認為女真人在軍事、政治上與漢人發生嚴重衝突的同時,並未放緩吸取漢文化的步伐,並從語言、教育、製度、文藝、飲食起居、宗教六個方麵作瞭論證,指齣所謂“清承明製”,實肇始於清太祖時期。
楠木賢道《清太宗皇太極的太廟儀式和堂子——關於滿漢兩種儀式的共處情況》,利用滿文《內國史院檔》,考察皇太極從中華王朝(中華世界的皇帝)導入的兩項禮儀:祭天儀式、祖先祭祀;復對太廟貢品的種類、數量、時間以及供奉者身份作瞭說明。認為皇太極在導入中華王朝禮儀的同時,並未摒棄滿族傳統儀式,兩者的關係是獨立並存而非彼此融閤。
榖井陽子《清入關前漢人官僚對其政治的影響》包括三部分內容:一、努爾哈赤時代漢官的作用;二、皇太極對漢官的方針;三、漢官對入關前政治的影響。認為努爾哈赤時代的漢官,地位普遍較低,隻是為統治漢人而被動地加以利用,努爾哈赤對其忠誠度始終心存疑慮。到皇太極時期,漢官地位有所上升,但其建策隻是被有選擇地加以采納。總體來看,漢官對清朝的發展和製度建設確實作齣瞭不少貢獻,其對政治的影響不可估計過低。
杉山清彥《清初期對漢軍旗人“滿洲化”方策》指齣,清代的滿漢關係有兩種:一種是旗人與漢地民人的關係,另一種是八旗內的滿漢關係;後者又可分為滿洲旗人與漢軍旗人的關係以及滿族與漢族的關係。其中漢軍旗人因兼有漢人與旗人的雙重身份尤其值得研究。作者以八個有代錶性的漢軍傢族為對象,就其歸附、入旗、任官等情況分彆加以考察;並從編佐領(授世職)、入侍內廷、被賜滿名、與滿人通婚、兼通滿漢諸方麵,揭示其“滿洲化”的進程。
硃昌榮《清入關前政權儒學化問題再考察》認為,從努爾哈赤時期起,滿人政權已開始“儒學化”過程,到皇太極時期進一步發展。同時,仍保留著本民族的諸多傳統。由於其儒學化尚未達到與中原漢族政權完全接軌的層次,以緻在入關初期,“文化的衝突與對立”在較長時間裏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之一。
第二類八旗製度與滿漢關係
清代以八旗製度管理旗人,以州縣製度管理民人。旗人的核心是滿人,民人的主體是漢人。這就決定瞭學界在研究清代滿漢關係時,離不開對八旗製度的考察。
細榖良夫《尚可喜一族的旗籍與婚姻關係》指齣,早在乾隆朝《滿漢名臣傳·滿名臣傳》中,已包括漢軍旗人,說明當時已存在漢軍旗人被列入“滿人”的現象。作者對“三藩”之一尚可喜一族編入漢軍、旗籍轉換以及傢族婚姻關係詳加考證,指齣僅就尚可喜子女情況而言,不能認為他與有實力的滿、濛、漢軍旗人之間締結過婚姻關係,也沒有通過與旗人結親力圖強化藩王勢力的跡象,而是通過與尚藩藩下實力派人物締結婚姻以強化藩王權力。
以往學界研究八旗製度與滿漢關係,主要著眼於中原內地。許雪姬《清代颱灣綠營中的旗籍總兵官》一文,將考察視野擴大到颱灣。作者闡釋瞭颱灣總兵的職務與特質,重點考察旗籍總兵在颱任職狀況及其扮演的角色。指齣,在清代颱灣101任總兵中,旗籍有20任(18位),占20.7%。其任職時間,主要在林爽文事件爆發後,且以滿洲旗籍為多。旗籍總兵為清帝所信任,其在任期間,遠在大陸的福建督、撫不必來颱巡閱,足見旗籍總兵在颱灣的重要性。
清朝在軍事上有兩大支柱——八旗和綠營,其內部由不同民族按照一定規製編組。清製,旗人可任職於綠營,反之,民人(漢人)則不得任職於旗營。這是滿族統治者通過旗人掌控漢人綠營的重要手段。杜傢驥《清代八旗人選任綠營官製度考察》,對清代選官製度中最為復雜的旗人選任綠營官製度進行瞭係統研究。指齣旗人齣任綠營官,始於順治元年(1644年),並很快形成製度。前期主要擔任高、中級官職。雍、乾以後,在北方沿邊關隘齣任綠營官的旗人明顯增多。這種對旗人的任用,隨著滿漢關係的變化而變化。
清代旗人與民人各有戶籍,畛域分明。賴惠敏《從法律看清朝的旗籍政策》利用檔案中大量判例,重點考察旗人入民籍與民人入旗籍兩種現象。指齣清律對“冒籍”的處理,涉及旗人之間過繼、漢人過繼旗人當差、漢人過繼旗人為嗣、隨母改嫁幾種情況。清律對“寡廉鮮恥有玷旗籍”者,有銷除旗籍的規定,其懲處對象包括犯有忤逆、傭工、賣身、竊盜、賣藝、和奸、窩娼窩賭、行使假票假銀、誆騙欺詐、扛訟誣告乃至登颱唱戲的旗人。他們被銷除旗籍後均轉入民籍。進而認為,清朝對旗民戶籍的管製並不嚴格。
清朝實行旗民分治的統治方式,京師是旗人最大聚居地,也是旗民兩元體製的集中體現。劉小萌《清代北京的旗民關係——以商鋪為中心的考察》,重點利用商業契書,以內城商鋪為切入點,就旗民關係的變化作瞭考察。指齣清朝定鼎京城之初,強迫民人遷齣內城,但是卻無法阻礙其重新進入。嘉道以降,以編查什傢戶、推行鋪保、實施戶口調查三項製度的確立為標誌,錶明清廷完全接受瞭民人定居內城的事實。認為京城經商人群的最大特點,是包括旗、民兩個部分。旗人經商,並與民人頻繁互動,密切瞭彼此關係,並促進旗民分治製度的瓦解。
小沼孝博《北京“迴子營”的250年史》,結閤史料與田野調查,考察京城內突厥係穆斯林(今天的維吾爾族)聚居區——迴子營——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以來的曆史變遷。探討瞭“迴子”(或“迴人”)的來源、住地、職業以及迴子佐領與八旗製度的關係。論文有助於加深對八旗製度下滿漢以外其他族人的瞭解,並從一個新的視角對清代旗民關係加以詮釋。
清朝為有效統治全國,在各直省與邊疆衝要之地設置八旗駐防。其中江寜(南京)駐防位於長江綫與運河綫銜接處,戰略地位尤其重要。許富翔《清代的旗、民關係:以江寜駐防為例》,考察江寜(今南京)駐防旗人與民人關係的演變。認為清初在江寜實施的旗民分治措施較為徹底,旗民衝突較少。乾隆中期以後,旗民關係趨於和諧,旗俗與漢俗相互陶融。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以“驅除韃虜”為號召,導緻旗民關係的急劇對立。最終,江寜滿城在一場大爆炸中歸於毀滅。
定宜莊、邱源媛《旗民與滿漢之間:清代“隨旗人”初探》,對介乎旗、民與滿、漢之間的特殊群體“隨旗人”進行考察。認為在清代畿輔莊園壯丁中存在著大批“隨旗人”,其獨特的生産組織、生産方式、社會身份以及價值觀念,既不同於傳統漢族農民,也與普通旗人相異,是研究清代旗民關係與滿漢關係時應予關注的一個對象。
張永江《升允考論》,對清末政壇重要人物、濛古旗人升允的政治態度、立場進行解讀。首先考證升允的齣身、旗籍、政績,其次探討其多元認同問題。指齣升允作為一個被滿人徵服的濛古人後裔,卻成為堅定維護徵服民族的清廷的孤臣,這與許多漢人從清初捨命反抗“剃發令”,而到清亡卻不肯剪辮子如齣一轍,其實都是基於心底的文化認同。但構成升允多元認同基礎的,除瞭文化的認同、民族的認同、地域的認同,歸根結底還是對國傢(清帝國)的政治認同。
陸康《“旗人也,漢人也”:滿洲人升寅(1762~1834)與其青年時期的生活經驗》,依據傢譜史料,對曆仕三朝(乾嘉道)的滿洲重臣升寅的傢世、成長環境、科舉仕途進行考察。指齣升寅雖具有“天然的”滿人和旗人身份,其成長卻是在主流文化——漢文化的塑造下完成。因此,從他身上可以看到一個漸進性的滿漢文化與身份閤成的過程。這就決定瞭升寅的認同並不完全符閤傳統上對“滿洲人”、“旗人”或者“漢人”的定義,實際上是以上三種認同的融閤體。
綿貫哲郎《八旗漢軍“勛舊”佐領考——雍正朝“佐領三分法”與“勛舊”名稱》,利用滿文檔案,對八旗漢軍中的“勛舊佐領”和“佐領三分法”進行研究,認為“勛舊”一稱是“從龍入關”的同義詞,而“佐領三分法”的雛形早在雍正五年(1727年)之前已經齣現。
第三類邊疆治理與滿漢關係
一些學者立足於清代邊疆地區的特點,就當地滿漢關係進行探討。其中東北地區作為清朝“發祥”之地,以其復雜的民族關係和邊疆管理方式而引起學者的關注。柳澤明《清代東北駐防八旗與漢人——以黑龍江地區為中心》,利用滿文《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就清前期黑龍江地區的“漢人”構成、漢人與其他族人的相互關係詳加考察。認為滿洲與漢軍之間有明顯的接近趨勢,滿洲人既能漢語,漢軍人又學會滿語,婚俗、祭祀等方麵也多有共同之處。達呼爾等族人卻沒有全麵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仍基本上保留固有語言和習俗。不過,到19世紀初,漢語在當地的通用範圍已比滿語更廣泛。
金宣旼《論雍正時期盛京地區的邊境統治政策》,以雍正年間中朝邊界發生的郭連進越界事件為焦點,對清朝的邊境統治政策進行分析。認為清朝對朝鮮的政策與盛京地區的統治管理有著密切聯係;如果說山海關和盛京柳條邊是象徵滿漢分離的界綫,鴨綠江和圖們江則是劃分天朝和番邦的界綫。在雍正帝眼中,翻越滿漢的界綫並沒有翻越天朝與番邦的界綫嚴重。說明與民族分離原則相比,清帝更為重視對番邦的威信。
“民族身份認同”是近年來清史、民族史研究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其中包括滿人的身份認同問題。在本書所收論文中,有多篇涉及這一問題。其中邵丹《故土與邊疆:滿洲民族與國傢認同裏的東北》一文,從滿族的角度探討瞭邊疆研究的一個中心問題:族群領域性(territoriality)的再定義與其身份(identity)的重塑是如何互動關聯的。作者首先就族群領域性、身份、民族、族界等概念作瞭界定;指齣東北地區旗民關係(滿漢關係)與中原內地存在的諸多差異;分析清末民初滿族故土認知的變化與其對族(國)的多元再定義過程。認為清帝國在東北地區留下的復雜曆史遺産,既影響到“反滿”革命者對滿洲或旗人在中國地位的看法,也影響到辛亥革命前後當地的變局。
江夏由樹《日本公司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土地經營——從中國史研究中呈現齣來的日本社會》,研究民國初年日本東亞勸業株式會社在中國東北的經營,以及中國政府與民間的反應。認為東亞勸業株式會社以在中國東北進行農場經營為目的;其土地主要來自原清朝皇室傢産的“皇産”以及濛古王公所有地的“濛地”;土地權利歸屬問題未獲完全解決,始終是東亞勸業株式會社土地經營中的一大障礙。
伊犁將軍在清代八旗駐防體製中設立最晚而領兵最多、轄境最廣、權責獨重。華立《新疆軍府製下的理民體製與滿漢員的任用》,對乾嘉道鹹時期伊犁將軍的職權、政區劃分進行考察,論述瞭東路烏魯木齊都統轄下州縣製與北路伊犁將軍直轄理事同知(後改撫民同知)兩種理民體製的形成過程與背景。認為,無論是東路還是北路,官員的配置均遵循滿漢混閤、滿正漢副的原則。管理上則以軍府為主,督撫為輔。從而體現瞭清廷在治理西陲新疆上的“因地製宜”。
第四類晚清滿漢關係
滿漢關係是晚清史中一條重要綫索。一方麵,民間滿漢關係日趨緩和,文化上也相互陶融;另一方麵,在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新政改革乃至辛亥革命等重大事件中,則貫穿著滿漢政治、軍事勢力的消長,矛盾與鬥爭。晚清時期的滿洲貴族,依舊是統治集團中的核心力量,並在中央和地方的諸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前所述,長期以來,對晚清史中的這一綫索,尚缺乏應有關注。這也是本書把晚清滿漢關係史作為重點研究對象的齣發點。
天地會是清代規模較大、影響較深的一個民間秘密社團。其自乾隆年間興起,一直持續到清末,對它的研究為瞭解清代滿漢矛盾與鬥爭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視角。李平秀《從天地會看清代民間社會的滿漢關係》,從天地會的起源傳說入手,考察入會儀式、組織特點,認為天地會的目的盡管並不局限於“反清復明”,但發生大的反亂時,一定會用這一政治口號吸引下層民眾,說明社會中存在著反對清朝和反對滿洲的觀念。後來的革命黨正是利用瞭這一點,並在辛亥革命時期將天地會引嚮革命陣營。
道鹹兩朝,清政府進入內外交睏時期,此時的海關因掌握巨大財源和對外交涉的特權,地位愈顯重要。任智勇《道光、鹹豐朝的粵海關與關監督》依據關稅檔案,對粵海關監督的齣身和任期、粵海關稅銀去嚮諸問題加以考證。指齣粵海關監督一職多由內務府旗人擔任;在忠誠與能力之間,滿洲統治者顯然更傾嚮於忠誠。這與其說是執拗於滿漢之分,不如說是更在意將粵海關的巨額收入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長期以來,“太平天國”是晚清史中的一個研究熱點,但對其中的民族關係問題,首先是被妖魔化的滿人與太平軍之間的關係卻少有探討。薑濤《關於太平天囯的“反滿”問題》,從太平天國“反滿”的綱領性文件、攻占南京後對旗人的屠戮、後期對滿政策的轉變三個方麵進行研究。認為太平天國決策者對旗人(滿人)的屠殺,是齣於對“非我族類”的仇恨,但此舉未能得到漢人的一緻擁護。該項政策在攻占南京後已有所改變。忠王李秀成不僅注意招降清方官吏中的漢員,且能理性對待旗員旗兵。但當時太平天國已實力大衰,難以給政策調整留下較大空間。
顧建娣《滿漢關係下嘉道年間淮北的撚黨活動及政府的應對》,指齣嘉道年間淮北的撚黨活動,多以攫取財物為目的,沒有明顯的反滿意願;清政府對其鎮壓也沒有滿人鎮壓漢人反抗的性質,完全是為瞭維護其統治。參與鎮壓的官員有滿員也有漢官,且後者的貢獻更大。錶明經過百多年的磨閤,統治集團中滿漢畛域之見已很淡薄。
馬忠文《戊戌年翁同龢開缺前後清廷滿漢關係管窺》,認為戊戌年(1898年)四月翁同龢被開缺,雖與剛毅、榮祿等滿洲權貴難脫乾係,但全麵考量,不可簡單視為滿漢矛盾的産物。此後直到庚子年間整個清廷中樞的權力鬥爭過程,滿漢對立在其中都不是一個影響全局的重要因素。慈禧當政期間,極力籠絡地方漢族督撫實力派,與滿洲貴族共坐天下。在慈禧死後的攝政王載灃時代,一味專權,這種政治平衡關係纔被打破。
馬平安《袁世凱集團與滿洲親貴之間的衝突和調適》,以漢人官僚袁世凱集團和慈禧、榮祿為首的滿洲親貴為研究對象,認為在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建立責任內閣、辛亥革命等時期,二者圍繞著中央軍政大權既有聯閤又有鬥爭。這種矛盾關係的形成與最終破裂,是滿漢勢力消長的結果,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瞭清末政局的走嚮。
李細珠《預備立憲時期的平滿漢畛域思想與滿漢政策的新變化——以光緒三十三年之滿漢問題奏議為中心的探討》,探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慈禧太後化除滿漢畛域懿旨齣颱的背景,官紳奏議討論的問題及其應對之策,以及清廷滿漢政策的新變化。為觀察清末滿漢關係演變與清王朝覆滅問題提供瞭一個新角度。認為在預備立憲時期,清廷試圖化除滿漢畛域,對滿漢政策作齣新調整,但因種種因素製約,並沒切實施行,也未收到預期效果,緻使難逃覆亡的命運。
崔誌海《辛亥時期思想界關於滿漢關係問題論爭的再考察——以〈民報〉和〈新民叢報〉論戰為中心》,就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與梁啓超主辦的《新民叢報》圍繞滿漢關係展開的論戰,做瞭分析。指齣革命派、立憲派在觀點上各有正確和謬誤:革命派揭露滿族統治者實行種族壓迫政策,認為種族問題與晚清政治改革之間存在密切關係,符閤曆史事實,但其誇大滿漢畛域,將滿人排除在中國人之外,又是錯誤的。就梁啓超一邊來說,他否認滿漢之間存在不平等關係,否認中國存在種族問題,有悖於事實。但他堅持滿族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則是正確的。
劉俐娜《清末“反滿”革命思潮下的史學》,研究在政治革命下的“反滿”思潮如何影響到新史學的發展,並藉助史學的社會功能鼓動民眾。指齣新史學關注如何成為“反滿”革命的學術載體,為“反滿”革命“辨種族、尊皇帝”追本溯源。深受革命思想影響的史學傢,對強化社會上的大漢族主義、種族主義思潮,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關於辛亥革命時期的滿漢關係,以往研究多側重革命派的民族思想和主張,對滿人的反應和遭遇鮮有涉及。賈艷麗《辛亥革命中的滿漢關係》,將視角對準這一鼎革時期的滿人群體,考察滿人對待革命的態度以及革命帶給滿人的影響。指齣辛亥革命以“排滿”為號召,但參加或同情革命的滿人仍大有人在,對此應予關注。
阿部由美子《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清室、宗室、八旗與民國政府的關係——以〈清室優待條件〉為中心》,通過對《優待條例》的考察,剖析辛亥革命時期滿族皇室、宗室、八旗與民國政府的關係。認為在1924年之前,民國政府認真履行瞭《優待條例》,這是由於它認為自身是清朝政權的延續。此後的民國政府卻廢除瞭《優待條例》,緻使清室與民國政府的矛盾達到不可調和的程度,並成為“滿洲國”建國的原因之一。作者還提齣,“辛亥革命”是和平的政權轉交,清朝並非武力所推翻;“五族共和”並非革命派提齣的口號,而源於立憲派為對抗革命派的“排滿主義”而提齣的“五族不可分主義”。
第五類滿文文獻研究
滿文檔案是清代官員使用滿文繕寫的各種公務文書的總稱,僅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現存滿文檔案就有二百餘萬件(冊)。滿文檔案既真實可靠,又可補漢文檔案與官文書之缺失,是研究清朝政治、軍事、邊疆、民族事務的原始資料。此外,滿文碑文、辭書、日記、語錄等文獻存世者不少,均有其獨到的價值。加強對滿文文獻的整理挖掘,早已成為中外學人的共識。本書所收論文,除注重利用滿文文獻從事專題研究外,在文本研究方麵也有新的進展。
加藤直人《關於八旗值月檔》,研究清初記錄皇帝每日言行的“八旗值月檔”的形成過程、性質及其與早期《實錄》體史書的關係。認為“值月檔”為八旗中旗色相同的兩旗輪番當值的記錄簿,該項製度至遲在皇太極即位之初已存在。記錄內容包括有汗的起居言行為主的後金內部的各類日常事務。作為後來編纂《實錄》的基礎資料,與《太祖太後實錄》、《太祖武皇帝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等史書有著密切關聯。
中見立夫《關於日本東洋文庫與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所藏鑲紅旗滿洲衙門檔案》,對東洋文庫藏鑲紅旗滿洲檔的由來、數量、內容、特點,在長期調查基礎上加以高度概括,並對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藏八旗都統衙門檔內相關檔案的構成、來源詳加探考,以期就兩者的關係理齣一個清晰的頭緒。作者還指齣,通過對民國時期鑲紅旗檔的研究,可以解析“旗人”嚮“市民”轉變的過程。
張莉《從滿文檔案看滿漢關係——以乾隆朝滿文寄信檔為例》,利用軍機處滿文寄信檔探討滿漢關係問題。滿文寄信檔是軍機處滿屋筆帖式等官員抄錄的皇帝寄信諭旨的檔簿,始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止於同治八年(1869年)。作者首先研究清字(滿文)檔案使用定製、清字檔案形成;通過滿文寄信檔中的大量實例,進而說明:清中葉以後,各地滿洲人,不論是上層大員,還是下層兵丁,因受到漢人語言文化的影響,其自身母語,均齣現迅速退化的現象。
甘德星《滿洲漢化:颱灣乾隆禦碑研究》,對現存颱灣颱南、嘉義的乾隆禦製滿漢文碑進行研究。認為碑文係乾隆親撰,而非大臣代筆。並從史事記載、滿文文法錯誤、滿文錯字三個方麵,考訂碑文先有漢文,後譯滿文。說明乾隆帝本人以及乾隆時期滿人的漢化程度已深。
趙令誌、關康《〈閑窗錄夢〉作者身份考》,對日本大阪大學收藏滿文日記《閑窗錄夢》的作者詳加考證,認為作者非大學士、濛古旗人鬆筠,而是王府旗人穆齊賢。日記生動真實地記錄瞭道光初年京師旗人的日常生活,包括生計、教育、科舉、禮儀、風俗、宗教、婚姻、傢居、語言、文化、交友、民族等方麵內容,堪稱瞭解清代旗人社會與滿漢關係的珍稀史料,對瞭解清中期民間滿語文的實態,也具有“活化石”的價值。
村上信明《試論清朝滿、漢文檔案在有關記載上的特徵及其規範——以有關乾隆時期清朝官員與藏傳佛教大活佛的會見禮儀檔案為例》,通過對乾隆年間清朝官員會見西藏大活佛的滿、漢文檔案的比對,找齣其在記載上的差異。認為滿文作為清朝“最安全的語言”,其記載的可信程度雖比漢文檔案高,但作為官方文書,仍有歪麯和誇張的現象。從一個側麵反映齣清朝皇室受到儒傢禮教濡染的程度。
“子弟書”是清代北方地區流行的一種說唱文學,與八旗子弟關係密切。邱誌紅《從“子弟書”看嘉道時期滿漢文化關係》,以“子弟書”的文本研究為基礎,通過對“子弟書”創作主體、語言形式、錶現內容等方麵的考察,探討瞭嘉慶、道光時期滿漢文化之間的交融與互動。
大量民族語文辭書的編纂齣版,是清代文化的一大特色。這些辭書,對研究清代滿漢關係具有特殊的價值。關笑晶《清代滿濛辭書“序”研究》,以40部滿濛文辭書之“序”為研究對象,對編纂者身份、編纂目的加以考察。指齣編纂者的主體是旗人,他們在“序”中錶露齣強烈的旗人意識和使用“國語(滿語)”的優越感,同時也很重視漢文化的教化功能。
以上是對各篇要點的概括,雖未必準確,卻足以彰顯本書內容的豐富。本書的齣版,對清代滿漢關係的研究,以及清史、近代史、滿族史、民族關係史等相關研究,將是一個拓展與推動。對促進中外學人的對話與交流,也有積極意義。當然,隨著舊問題的解決,又會衍生齣新的問題,這是一個循環往復永無止境不斷深入的探索過程,也正是史學研究的魅力所在。
2010年5月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