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復興,北京人,198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現任《人民文學》雜誌社副主編。
已齣版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報告文學集、散文隨筆集和理論集80餘部。曾有長篇小說“青春三部麯”《早戀》、《一個女中學生的日記》、《青春迴鏇麯》,報告文學《和當代中學生對話》、《和當代中學生通信》。近著有《音樂筆記》、《音樂的隔膜》、《聆聽與吟唱》、《浪漫的喪失》、《紙的生命》、《遙遠的含蓄》等。曾經獲得過全國以及北京上海優秀文學奬多種。《音樂筆記》獲首屆冰心散文奬。
《那片綠綠的爬山虎》、《嚮往奧運》,《荔枝》,《銀色的心願》,《尋找貝多芬》等篇入選大、中、小學語文課本。
《我的音樂劄記》從音樂傢齣發,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帕萊斯特裏那,到古典主義時期的巴赫、亨德爾,到浪漫主義時期的莫紮特、貝多芬,一直延續到浪漫主義的尾聲,到20世紀50年代新大陸的美國音樂。
法国文学家、音乐评论家罗曼 ·罗兰曾说过: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它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不可能有什么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 这样对音乐与艺术之美的诠释,正是罗曼 ·罗兰本人用心感受艺术的真实写照,只有他能“用音乐写小说”的独...
評分我应该是个喜欢音乐的人,出于人类的天性。却不幸没有出众的乐感,喜欢听,却不确定自己到底听懂了没有。时间久了,倒也释然了,什么是懂呢?就像文学,懂得很多文学理论的、能够写出厚重的、有深度的评论文章的人,就真的,懂文学么?至于音乐,只要旋律在,我也在,我...
評分作为对音乐的入门兴趣书还行,但有下列几点不予苟同: 一、图片:图片数量版面占书的将近三分之一,有些音乐人或无关的图片占据书的一页,有些看了太多的音乐人和唱片的图片是否可以放小些,多些音评呢?比如写老狼的,有一张题为“沧桑的照片,背景是长城”,有...
評分是在两、三年前看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音乐十五讲》,才认识肖先生的。感觉其文笔流畅、蕴涵情感,读其文,感其情。一直盼望拜读此书,前段才从网上购得此书及07年的后续版本,正在读。 或许期望过高,或是婚后二人世界较原有的独身变得“复杂”,心态已较前浮躁,有些...
評分那时候看这本书,是听了同寝室里学大提琴的女孩子说,书的文字很不错,拿来一看,果真不假。肖复兴的文笔委实是不错的,不过多少带着写矫饰的繁华,让人觉得,他对文字或许对音乐更加执著。 排比和比喻,简单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笔下被玩转得娴熟富丽,形容一首莫扎特的单簧...
2018.8.8閱畢 邊看書邊搜音樂聽著麯子再讀文字 作者說是寫給孩子看的科普 孩子看不看得下去 我錶示懷疑
评分2018.8.8閱畢 邊看書邊搜音樂聽著麯子再讀文字 作者說是寫給孩子看的科普 孩子看不看得下去 我錶示懷疑
评分一韆個人有一韆個哈姆雷特。
评分一韆個人有一韆個哈姆雷特。
评分作為一個偏愛莫紮特的樂迷,看到莫紮特被塞進半篇文章,而且強行與貝多芬比較,不爽。有可比性嗎,嗯?把歌劇往哪擱?另外,這本書一以貫之的理念,是強調器樂與人聲平起平坐,抵製中世紀的偏見,但未免矯枉過正,忽略瞭同樣經典的人聲作品,比如歌劇、閤唱麯。用文字描述音樂實在太蒼白,讀這本書主要是欣賞中文錶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