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迪克斯坦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耶鲁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纽约城市大学女王学院和研究生院英语教授。著作还有《双重间谍:批评家与社会》、《车行道上的镜子:文学与真实世界》等。
本书详细讲述了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历史上发生的各种重大的文化变革及这些变革所产生的影响。
【读品】罗豫/文 1959年,金斯堡等年轻的垮掉派诗人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诗歌朗诵会时,《伊甸园之门》的作者莫里斯·迪克斯坦正在哥伦比亚大学上二年级。金斯堡声情并茂地朗诵炸弹般的诗句,迪克斯坦却正在城里看莎士比亚的戏。 1968年,艾伦·金斯堡再次回到哥大,和另一位哥...
评分上世纪六十年代,共产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铁幕落下,火箭升空;二战的创伤逐渐退去,越战的伤痛再度来袭,而冷战的阴云却经久不散。在美国,年轻的总统带来充斥着怀疑的希望。这是叛逆和摇滚的时代。 而我,不过是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时代,催生了Star Trek的乌托邦而...
评分首发于读库:[https://mp.weixin.qq.com/s/1e7dBIscxb_KXdeNlzQHKQ] 一 1959 年年初,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率领起义军推翻巴蒂斯塔政权,把社会主义播撒在拉美大地。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一身戎装,出访美国,其在纽约逗留了 11 天,惹来了无数歆羡和崇拜。此时在东半...
评分上世纪六十年代,共产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铁幕落下,火箭升空;二战的创伤逐渐退去,越战的伤痛再度来袭,而冷战的阴云却经久不散。在美国,年轻的总统带来充斥着怀疑的希望。这是叛逆和摇滚的时代。 而我,不过是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时代,催生了Star Trek的乌托邦而...
评分莫里斯·迪克斯坦把1974年1月,鲍勃·迪伦在麦迪逊花园广场的音乐会,看作是60年代结束的标志。他写道:“音乐会接近尾声时,全场到处亮起了火柴和打火机——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不朽点燃了一支蜡烛——随着迪伦演唱《宛如滚石》,彬彬有礼的人群怀着同代人团结一心的激情向前涌去...
最近介绍鲍勃迪伦,又看了一遍,看不厌。封面上显示1985年的那个美国文学史论译丛一共八本书,都是了解美国文学和文化史的好书啊,比如《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爱国者之血—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文学》、《美国文学的周期》等。
评分最近介绍鲍勃迪伦,又看了一遍,看不厌。封面上显示1985年的那个美国文学史论译丛一共八本书,都是了解美国文学和文化史的好书啊,比如《流放者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爱国者之血—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文学》、《美国文学的周期》等。
评分看多了也觉得 跟60年代相关的东西 也就是大同小异的解读吧
评分这种文化评论性的东西对我来说看一遍压根看不出啥,高深了,希望几年后能拿出来重读。(2014-4-30~2014-10-13)
评分小伙子,六十年代真的结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