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1869-1951)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著作甚丰,体裁多样,小说主要有《背德者》、《窄门》、《浪子归来》;散文主要有《人间食粮》、《新食粮》;回忆录主要有《如果种子不死》;游记主要有《苏联归本》、《漫游土耳其》;戏剧主要有《萨乌尔》、《康多尔王》、《俄狄浦斯》等,此外还有大量文论和日记。
小说主人公米歇尔屈服于自己无法抑制的思想与欲望,他顺从所有人的意愿和自己的欲望,他看到小男孩偷剪刀却纵容着;他极力地听从夏尔的建议,甚至不顾一切辞退佃农把庄园交给他管理;他顺从另外一群男孩,和他们一起捕猎,却忘了自己本身是庄园主,应该禁止捕猎,惩罚捕猎者……而其妻子玛塞琳在米歇尔自我标榜的新生活的拖累下,既得不到爱情,也成不了母亲,最终在抑郁中撒手人寰。
“米歇尔为了不让父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匆匆迎娶了马思琳。在两人婚后旅行途中米歇尔大病一场,差点丧命。就在他身体恢复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性格变了,于是他开始重新打量这个世界,打量自己的人生。” 病愈前,米歇尔需要的只是一个结婚对象,在权衡后选择了马思琳。 “...
评分第一次读纪德的小说,读的过程非常痛苦。不是因为难懂,而是米歇尔的情绪。他总是在到处走,总是不满意,对他的妻子玛赛琳也是一无所知。全篇几乎没有对话,在文章里,我们听不见玛赛琳的声音,她完全是一个被忽视了的人。我不知道这样一段婚姻和感情对玛赛琳来说是怎样的沉重...
评分标题就是借用袁筱一先生的写在小说之前的导读。 书是早上从图书馆借的,到刚刚便看完了。最初结识纪德是在动漫《文学少女》里,在那里提到纪德的《窄门》,继而找来阅读,喜欢上纪德的故事和文字。书和人的缘分,大概就是这样。 本去找卡佛的《大教堂》却碰上了纪德...
评分-“善于争得自由不算什么,难在善于运用自由。” -“这无处可用的自由。” 米歇尔作为一个背离道德、放纵自我的人,在自由中获取快乐,在自由中消耗自我。毫无节制无选择的自由,便是“无处可用”的不自由。他逃离道德,想触及全然的自由,最后道德携着自由也逃离了他。 米歇尔...
评分说实话,看到的不是很懂。或者正如作者说的,他只是在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关于生活的困惑。因此米歇尔才对朋友说:“请你们现在把我从这里带走,告诉我生活的理由”。 大胆揣测,米歇尔大病痊愈后,就从一个信念坚定的清教徒变为以感官代替思想的异教徒,站在一个可笑的...
说真的,纪德的小说真是欣赏不来。。。
评分背德,遵从本性为自己而活着,却对周围人造成了障碍。
评分纪德的文学缺少条理,病弱躯体受制于敏感心灵。洞察到圣徒弄虚作假的嘴脸,才会拆解掉经过教育装扮的涂层。血肉裂开方能露出遮藏在皮肤里的真正的人。诚实是无关道德的美德。不诚实,无法展现邪念。纪德澄清这本书不是起诉状也不是辩护词。艺术容不下对罪孽的谴责。作为道德领域厚颜无耻的害群之马,纪德是法国文坛的思想坐标。这是在伦理上略显苦涩的故事,没有高谈阔论的观念表达,通篇让人沉陷在昏晨交织的安逸里,感受神思中的野蛮力量相互协调耗散。我其实厌恶纪德繁复纷乱的叙述。但就像我极端恐惧清醒,却从十几岁起就禁欲克制烟酒不沾。去年九哥回国,递给我一根烟,我推辞。九哥憋了一口吹在我脸上,我才猛然发现我远离麻痹神经的醉意竟这么多年。谁也说不清人们身上究竟共存着多少种敌对的思想。我在沉醉中保持清醒。滴酒不沾,才是酩酊大醉。
评分难道热恋自然生长的一切就是违背社会伦德吗?难道追求自由的行事就得接受人性的批判?难道爱的付出与获得是一柄两相受益的天平?人性究竟在何处——或许就在那些违背道德的人的灵魂之中。(另,翻译感觉有点问题……感觉而已。)
评分杀妻指南,哈哈~...最佳同志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