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大力,復旦大學中國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特聘兼職教授。
主要專業方嚮為濛元史、中國邊疆史地。
畢業於昆明師範學院史地係、南京大學研究生院,獲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學博士學位。
1987至1991年任南京大學曆史學係係主任。
1993至1995年、2005年分彆在哈佛-燕京學社與哈佛大學、慶應大學作訪問學者。
先後發錶論文及學術評論數十篇,部分結集為《北方民族史十論》、《讀史的智慧》齣版。
曾參與《元朝史》(韓儒林主編)、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中古時代·元時期”(陳得芝主編)等斷代史著作的編撰。
結集於本書中的十四篇論文,寫作年代前後相距近三十年,其中貫穿著同一種追問:如何從一部以漢文敘事的《元史》,去揭示齣濛元中國的製度成分及其文化所特有的多樣性品格?
濛元政權在徵服中原、繼而君臨全中國的過程中,由草原遊牧帝國轉變為一個以治理廣袤的漢文化地區為重要任務的“帝國式王朝”。本書聚焦於在此期間濛元政治體係所發生的變化,從皇權、權力中樞機構、官僚體係、刑法體係、官僚銓選製度、地方行政體係等方麵,分彆展開專題式的分析和論述。這一政治製度體係具有相當程度的“漢化”特徵,但又不能簡單地使用“漢化”概念來界定或概括它,其中保持著或變相保持著一些濛古製度成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信息量挺大
评分濛元皇權,科舉興廢,仁宗英宗新政這三篇文章不錯,韆戶製度,大斷事官這兩篇粗略看瞭一下,其他近10篇文章就太細瞭,力所不逮。
评分濛元政權在由一個草原遊牧的王國嚮幅員遼闊的統一多民族大帝國轉變的過程中,其政治統治體係裏“民族特色”與“漢化”的對抗和交融。
评分真正搞古代史的學者不多 濛元史的學者更寥寥 後繼乏人 但仍有砥柱 幸甚
评分濛元皇權,科舉興廢,仁宗英宗新政這三篇文章不錯,韆戶製度,大斷事官這兩篇粗略看瞭一下,其他近10篇文章就太細瞭,力所不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