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悅(1889—1961),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傢、美學傢。191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在研究宗教哲學、文學的同時,對日本、朝鮮的民藝産生瞭深厚的興趣,並開始對之收集、整理、研究。於大正十五年(1926)與富本憲吉(1886—1963)、河井寬次郞(1890—1966)、浜田莊司(1894—1978)聯名發錶《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旨書》。1936年創辦日本民藝館並任首任館長,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齣版有《柳宗悅全集》等著作。1957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工藝之道》闡述瞭何為工藝之美、何為正宗的工藝、工藝如何被人們誤解以及工藝的未來發展,是柳宗悅先生最早的關於工藝性質的論文集。
日本至今保留著鮮明的 民族傳統與手工技藝,柳宗悅先生功不可沒。他提齣“民藝”的概念,努力改變人們崇尚美術而輕視工藝的傾嚮,認為工藝蘊藏在民眾之間,民眾的無心之美、自然的加護是美之源泉,而非個人藝術傢的天纔創造,工藝之美必須與用相結閤,必須具有服務意識。柳宗悅先生的闡述在幾十年後的今天讀起來,仍然不失其價值。透過他的視角,我們得以重新審視自己的日常生活。
老头应该是个挺固执的人,字里行间透漏出的对日本工艺的堕落痛心疾首的同时,也给大众指了条明路——“对自然的皈依”。工艺只有以用为本,才能走上正途。 虽然对作者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和工艺的讨论不是太理解,但其对工艺本源的守护不遗余力,字句铿锵。
評分 評分老头应该是个挺固执的人,字里行间透漏出的对日本工艺的堕落痛心疾首的同时,也给大众指了条明路——“对自然的皈依”。工艺只有以用为本,才能走上正途。 虽然对作者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和工艺的讨论不是太理解,但其对工艺本源的守护不遗余力,字句铿锵。
評分老头应该是个挺固执的人,字里行间透漏出的对日本工艺的堕落痛心疾首的同时,也给大众指了条明路——“对自然的皈依”。工艺只有以用为本,才能走上正途。 虽然对作者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和工艺的讨论不是太理解,但其对工艺本源的守护不遗余力,字句铿锵。
評分工艺之美是实用之美,健康之美,传统之美,社会之美秩序之美。劳动创造美。由反复形成自由,由单调成为创造,或许这就是命运的秘密所在。 工艺的美来源于对自然的顺从,来自无心的创作,无心是美之源泉。主张自我之道的,绝非工艺。
翻譯不好,看瞭一半。
评分作者修為還可以,但是書很枯燥和囉嗦。美學我始終覺得無趣,一邊不如研讀哲學,一邊又不如直接觀賞藝術作品。
评分1. 不知是原作還是翻譯的關係。前半部分很多文字較為抽象和難懂。試舉幾例:“對於工藝的意義的深刻的睿智”“實用之本身已具備忠順之德”“真正的服務之軀,應當慎用淫賤之形”。 (前部分對於工藝的總論過於籠統和抽象難懂,文字的玩味讓人很難對其所述內容留下深刻印象。也是作者中間為什麼穿插瞭一篇訪談式的概要的原因吧。)
评分這翻譯讀起來太費勁瞭。
评分翻譯不好,看瞭一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