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传(上.中.下)

杜月笙传(上.中.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章君榖, 1927年生,江苏吴县人。历史小说家。曾任职于《申报》,并任“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作品有《抗战史话》、《吴佩孚传》、《黎元洪传》、《杜月笙传》等。每一部出版,总能轰动一时,传诵遐迩,海内外舆论,交相推崇。他“用跑新闻的方法找材料,以做苦工的气力写传记”,与杜月笙往来最密的亲友,也不禁惊佩他“写谁像谁”。这除了说明他的智慧与文学修养外,也正代表他所下的工夫之深。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作者:章君榖 著
出品人:
页数:1233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
价格:15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084501
丛书系列:百科史学·传记丛书
图书标签:
  • 杜月笙 
  • 传记 
  • 人物传记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人物 
  • 民国 
  • 上海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台湾《传记文学》杂志唯一正式授权版本。

最权威的杜月笙传记,再现上海滩风华与民国恢宏历史

完整收录杜月笙其人生平史料,极具史料价值

历时十余年,详细采录杜月笙门人、亲属、好友的口述,历史小说名家章君榖执笔,杜氏得意门生陆京士亲为校订,著名历史学家沈云龙为全书更正。

生花妙笔,奇人奇事,厚重、流畅、大激荡、大智慧,读来不忍释卷。

杜月笙出身市井,不识之无,以一介平民,名满天下。其人一生事迹充满传奇与神秘气氛。杜氏重然诺,片言解纷,其一生是大时代、大熔炉中的火炼。

——刘绍唐(《传记文学》创办人)

杜月笙(1888-1951) ,名镛,号月笙,近现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上海三大亨”。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帮助蒋介石镇压工人纠察队,诱杀上海工人运动领袖。1929年出任法租界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当时法租界最高的社会职务。

抗战期间,杜月笙积极组织劳军活动。曾为八路军采办防毒面具、通讯器材。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迁居香港,继续从事抗日活动。震惊中外的“高陶事件”,即为杜月笙与戴笠共同成功策动。

抗战胜利后,帮会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杜月笙只得致力于向工商、金融、交通、文化、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国民党失败后,杜月笙再赴香港。1951年8月,在病榻上备受折磨的杜月笙,散尽钱财,将仅存的10万元现金分遗家属后,离开人世。

这部《杜月笙传》,系上世纪50~70年代港台文坛知名作家章君榖的长篇纪实作品,经过详细采录杜月笙身边门人、亲属、好友等口述的杜月笙生平行迹,多加背景资料的扩展和演绎,几经增删修改,并经口授者们集体讨论、认可而后,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印行。该书出版后,被认为是有关杜月笙其人生平最权威、最完整的传记,颇具历史参考价值。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杜月笙的江湖美学 顾文豪 陈丹青有回谈上海,认为如今的上海街头有几种人看不到了,分别是帝国主义、阳气的工人、开心的穷人以及老早的流氓。确实。今日的上海或许有更为财大气粗的老板,可论气派,万万不及当年各路帝国主义;老百姓早已不再如当年那般以工人为荣;穷人也早没...  

评分

读杜镛传,前半段对黄金荣兴趣颇浓,出处有致,进退豁达,前后两个贵人襄赞,真是大幸大福之人,老来扒灰也不忌讳,对比杜先生的艰难彷徨病殁异乡,也算喜丧了 48年监委选举,吴绍澍推举的是姜豪,有洪门背景,与杜系主流龃龉抗衡。姜豪还有中共关系,活到了2008年,活档案一...  

评分

杜月笙(1888.8.22-1951.8.16),享年64岁,戊子年七月十五-辛卯年七月十四,月笙的由来便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月圆之日所生,月生月生,后改为月笙。 杜月笙 说起杜先生的出生月日和逝世的月日,我尤感兴趣,在我们老家,农历七月...  

评分

转一篇书评 http://book.douban.com/review/4933642/   《杜月笙传》:绕不过的杜月笙    传记的成败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三册《杜月笙传》,来自台湾传记文学的版权引进,经过必要的手术处理。我咨询了编辑,让人忧心忡忡的删节整容并不多,至少不足以妨碍阅读和事...  

评分

《呀呀呸!天下名角,豈可無余!》 公元1931年6月9日-民國二十年六月九日,杜祠落成,杜月笙大擧慶典,簪纓蜂擁滬濱。據說那一日裏,上海灘是熱鬧非凡、萬人空巷,無幸親自蒞臨杜祠的,也都潮涌到馬路上頭來了。圍觀軋鬧猛,上海人一廂是相當歡喜的。 更有南北梨園翹楚薈萃浦...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历时十几年,广泛收集杜氏门人、亲属、好友的口述,本书可谓口述历史的杰作,兼具口述历史的优劣。优势在于,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可补文献档案的不足。缺点是主观性太强,对人物难免歌功颂德,一些事件难免隐晦(最明显是蒋中正与青帮的关系本书几乎没有涉及,当然可能跟政治环境有关),但仍不失为一本了解杜月笙,上海史、乃至民国史的经典。此外,大陆版的校对者太粗心,书中不少细节存在错误,甚为可惜。

评分

读第一册时有惊喜,因为少有这么夸黑社会的,但是读着读着就觉得无趣了,把黑社会写得大奸大恶不好玩儿,把黑社会写得大义凛然一身正气那就更没意思,亦正亦邪才是人生趣味所在。2011年4月14日 卓越亚马逊。

评分

读这本书之前,眼中的杜月笙不过是一个有底线的流氓,读完之后,观感依然不变,多了几分唏嘘敬佩而已,说穿了,作者本身狭隘偏激的立场为本书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着实减分不少,让人难以信服。

评分

作者历时十几年,广泛收集杜氏门人、亲属、好友的口述,本书可谓口述历史的杰作,兼具口述历史的优劣。优势在于,提供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可补文献档案的不足。缺点是主观性太强,对人物难免歌功颂德,一些事件难免隐晦(最明显是蒋中正与青帮的关系本书几乎没有涉及,当然可能跟政治环境有关),但仍不失为一本了解杜月笙,上海史、乃至民国史的经典。此外,大陆版的校对者太粗心,书中不少细节存在错误,甚为可惜。

评分

无敌人,无真相。 攻守两造喧争之下,或近真相。 比如不讲杜帮宋子良将缠上舞女杀掉种种脏活服务,另颇疑临死索要十万欠款并无前事,指名需索+双方光棍办事漂亮而已。 传中口口声声“出身苦,故怜贫问苦”,不知他以工运杀手做献媚进身之阶,大节何以解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