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湖南省北部地区的红镇为个案,以两个混混所代表的“混”生命历程为网结点,生动地展现了红镇“混混”群体的网络结构、行动模式、生成逻辑及其与乡村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又对接自1980年代以来乡村社会秩序所经历的结构性转型,解释乡村灰色化的特点和形成逻辑,理解当代乡村中的越轨行为与社会秩序,进而完成相关的理论建构。通过研究像乡村“混混”这样的“他者”,往往有助于反观主流社会自身,对国家治理模式转型更是一种有益的反思。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本书中所运用的解释性叙事方法,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红镇“混混”的生命史成为一部引人入胜的流动的底层社会史,在这种流动的叙事中,不仅“混混”的生命历程及其越轨行为得以展示,越轨行为在乡村社会生成、壮大乃至得道的逻辑也得以自然呈现。叙事既是构成故事的一种方式,更是理论分析自身。这种情节与理论的合流方式,具有探索性意义。
狄根斯在湘北农村 ——社会人类学《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读书报告 引子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年代了,也没有比现在更糟糕的年代了。”(P30)这是湘北P县红镇黄村村民曾发定在与本书作者访谈时吐露的心声。无论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有没有读过《双城记》,...
评分狄根斯在湘北农村 ——社会人类学《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读书报告 引子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年代了,也没有比现在更糟糕的年代了。”(P30)这是湘北P县红镇黄村村民曾发定在与本书作者访谈时吐露的心声。无论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有没有读过《双城记》,...
评分狄根斯在湘北农村 ——社会人类学《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读书报告 引子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年代了,也没有比现在更糟糕的年代了。”(P30)这是湘北P县红镇黄村村民曾发定在与本书作者访谈时吐露的心声。无论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有没有读过《双城记》,...
评分狄根斯在湘北农村 ——社会人类学《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读书报告 引子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年代了,也没有比现在更糟糕的年代了。”(P30)这是湘北P县红镇黄村村民曾发定在与本书作者访谈时吐露的心声。无论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有没有读过《双城记》,...
评分狄根斯在湘北农村 ——社会人类学《灰地——红镇“混混”研究(1981-2007)》读书报告 引子 “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年代了,也没有比现在更糟糕的年代了。”(P30)这是湘北P县红镇黄村村民曾发定在与本书作者访谈时吐露的心声。无论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有没有读过《双城记》,...
不太明白的是,作者在215页说到“2006年9月21日,我在红镇调查时…亲历了一件纠纷”,然后在下文216页有写到“晚上解决完这件事后…在回去的路上…”,然后在217页作者引用了在回去路上对纠纷当事人的访谈,那为什么访谈注明的日期是“2006年4月15日”呢?
评分最近沉迷深描的田野著作。 这本明显不如其师的吴著深入,像“扶植性秩序”与“后全能主义”等等理论仅仅依凭两个人的生命史来进行构建,实在是略显单薄。 然而,通过对读《乡村江湖》其实对思考中共革命史有所启发,毕竟革命才是“越轨政治”最明显的表征,不知道有没有探究中共在进入农村后对原有“混混”的吸纳与清洗的研究,想来必然是极为有趣。
评分“混混”是个宝,常态社会少不了。
评分基层正在朝无政府状态发展
评分田野调查,叙事方法让学术研究不枯燥,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