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毁灭

记忆的毁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 罗伯特·贝文
出品人:
页数:284
译者:魏欣
出版时间:2010-12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52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历史 
  • 文化研究 
  • 三联 
  • 罗伯特·贝文 
  • 文化 
  • 艺术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贝文聚焦于一系列对建筑具有致命破坏性的战争和冲突:从16世纪初西班牙征服者将阿兹特克城市夷为平地,到二战对德累斯顿和东京的地毯式轰炸,以及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战事,伊拉克清真寺破碎的外砖,9.11世贸大厦的坍倒。当“图腾”建筑被争端和战事的蹂躏所毁灭时,垂危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本书揭示了一个国家与其景观是多么息息相关,消灭建筑的下意识的袭击中,潜藏着终结一个民族的复杂目标,以及“宿命地缠绕在一起的种族屠杀和文化屠杀的经验”。贝文挑战了“间接破坏”的概念,指出这实际上是蓄意的战争行径,最终提议把“文化屠杀”定为须受国际法制裁的罪恶。作者指出,这样的毁灭不但是粉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民心,而且是在蓄意根除文化记忆——从更根本上说,即文化的存在。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评人 沈东  刊于 2011年02月19日《新京报》   人总是会死的,艺术的生命要比人类持久。譬如,建筑师的寿命往往要比建筑短暂,在英国剑桥大学那种地方,动辄你就会靠在一面活了800年的墙上,但是从无限的角度来看,所有事物都有烟消云散的一天。命运让建筑有不同的消亡...  

评分

2011年3月3日刊于《时代周报》第119期文化版 建筑往往在无形之中被政治化,它能够被赋予一种文化价值、政治意义等,就连一个小小的居民区,也可使居住其中的人拥有身份认同感。而在战争之中,从当年的弓箭石斧到如今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破坏建筑一直是敌对行...  

评分

书评人 沈东  刊于 2011年02月19日《新京报》   人总是会死的,艺术的生命要比人类持久。譬如,建筑师的寿命往往要比建筑短暂,在英国剑桥大学那种地方,动辄你就会靠在一面活了800年的墙上,但是从无限的角度来看,所有事物都有烟消云散的一天。命运让建筑有不同的消亡...  

评分

- 由於自己對書中提到的蠻多戰爭及力史認識有限, 導致讀來力不從心, 殊甚可惜。書中提到的歷史背景包括, 巴爾幹半島的紛爭, 德國二戰,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印度與巴基斯坦等。 - 話雖如此, 但作者用甚多方幅去記錄戰爭對建築帶來的破壞, 已甚少從社會或文化的角度去描寫當中對...

评分

- 由於自己對書中提到的蠻多戰爭及力史認識有限, 導致讀來力不從心, 殊甚可惜。書中提到的歷史背景包括, 巴爾幹半島的紛爭, 德國二戰,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印度與巴基斯坦等。 - 話雖如此, 但作者用甚多方幅去記錄戰爭對建築帶來的破壞, 已甚少從社會或文化的角度去描寫當中對...

用户评价

评分

抓住政治的物质性

评分

很有深度

评分

叙述了20世纪起几乎所有重要的战争毁灭建筑事件。为何有些建筑会被毁灭背后的历史、政治与族群脉络谓何?重建修复的理由或优劣如何?建筑的存废兴衰显然能读出背后更复杂的权力或诸种关系,而后者才是分析的关键。

评分

叙述了20世纪起几乎所有重要的战争毁灭建筑事件。为何有些建筑会被毁灭背后的历史、政治与族群脉络谓何?重建修复的理由或优劣如何?建筑的存废兴衰显然能读出背后更复杂的权力或诸种关系,而后者才是分析的关键。

评分

乌托邦的条件,把世界和人心都变成白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