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舫,著名作傢、樂評人,十數種國內重要報刊專欄作傢 ,並被視為搖滾文化和另類文化的代言人,被各國重要媒體常年廣泛報道評論。曾任大學教師、報社編輯、雜誌主編、網站總監,電視節目製作人。現任《rolling stone》中文版主編。著有《將你的靈魂接到我的綫路上--大眾文化中的流行音樂》、《傷花怒放--搖滾的被縛與抗爭》、《燦爛涅槃--柯特科本的一生》、《比零還少--探訪歐美先鋒音樂的異端禁地》等影響巨大的搖滾和文化著作,譯有《上車走人--與黑旗搖滾在路上》、《請宰瞭我--紐約叛逆文化圈口述實錄》等。
這本書是中國齣版的關於西方搖滾最優秀的作品。近500副稀缺曆史圖片,規模宏大,材料豐富,從搖滾與革命,搖滾與極權,搖滾與高雅,搖滾與民族,搖滾與秩序,搖滾與性,搖滾與宗教,搖滾與毒品幾個方麵講述瞭搖滾在發展曆程上的被縛與抗爭。
多數的電影導演都不喜歡看影評,因爲他們不會指望通過看影評來提高拍電影的技術。這好比是緣木求魚。 觀諸樂評,也是如此。 貧道不幸,這一天就緣著《傷花怒放》的木,攀爬徑上,可是越往上攀越是雲霧繚繞,最後不僅沒求著魚,連魚肚白都沒看見。 於是我從樹上下來,心中甚是惱...
評分《伤花怒放》第二章评论 曾有左翼文人说鲁迅:躲在酒缸的后面,挥着他“艺术的武器”,在抵御着纷然而来的外侮。 还有这样说鲁迅的:常从幽暗的酒家的楼头,醉眼陶然的眺望窗外的人生。 似乎鲁迅先生活脱脱一个自绝于革命的封建欲孽。真的是这样吗? 1969年,贾格尔和滚石...
評分如果没有曾经的疯狂与迷惘,那我也许不会一口气读完这本书。 我曾在床头放这本书,结果被我的父母认为我要变坏了。 我也曾经将这本书送给我喜欢的女孩,也许她会认为我疯了,居然让她去读这么一本离经叛道的书。 可我就是喜欢,虽然这本书只能作为摇滚入门级的读物。 如今,离...
評分这是一本有点“落伍”的书,因为这是一个不在摇滚的年代。 Rock不过是商业娱乐的作呕的外套,或是乱喉的假名。 这本书只适合听摇滚的朋友, 如果你没有听过, Nirvana、Bon Jovi、Suede、RadioHead 、REM、Red Hot Chili Peppers、Scorpions、SkidRow………… 如果没有曾...
評分这本书名词和形容词太多,让人忍不住跳行。 记得一个大妈看了摇滚演出之后,泪水涟涟地握住主唱的手:孩子,是谁把你欺负成这样? 我也一直搞不懂,看完这本书,依然迷惑。 保罗·麦卡特尼说过:“我们干吗要去当共产主义者?我们是全世界头号资本家。”列侬等人也是无暴力...
終於讀完瞭。在大的曆史變革,社會思潮當中講述搖滾的發展,書中大篇幅運用心理學,哲學知識來闡述觀點,講得更多的是曆史,思潮,革命,有些晦澀難懂。在心理學和哲學上的運用過於學術化。
评分這本書內容的古舊程度,今天已該退休。像現在談論Windows98伊妹兒痞子蔡,早已散落在遙遠的昨天。名詞不標注原文這種小事兒都不說瞭,寫作的一般套路是:羅列事實→把事實形而上一下→用艱深的理論支撐,一些搖滾史實與高大上的理論銜接得牽強詭異,感覺作者駕馭略睏難。行文隨處側漏一絲絲憂傷無奈和沉重。看瞭一半真的進行不下去瞭。
评分雖然很久沒去現場看演齣瞭,但我的搖滾時代還沒有結束,纔剛剛開始,懷念混跡於13club,D22,兩個好朋友,糖果等地方的歲月,懷念重塑樂隊那個震撼的現場,不過夜叉有點2B瞭,在磨鐵工作最幸運的就是和後海大鯊魚的貝斯手做同事,嗬嗬
评分看得是以前的版本。寫作比較感性化,感覺很像是足球評論風格。理性思考並不多。作為瞭解搖滾過程的書看還是可以的。
评分名詞和形容詞太多,所以隻看圖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