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对美术教育理论的认识 二、对我园美术教育实践的思考第一章 美术教育与各领域的整合 第一节 对整合的认识与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整合 二、整合的具体过程 第二节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实现美术教育与各领域的整合 一、丰富感知经验,选择适宜的美术内容 案例1 操场上的蚂蚁王国 二、在美术活动中学习科学 案例2 风筝(节选) 三、科学领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案例3 特殊的墙饰——神秘的海底世界 四、学会观察、感知,进行个性化表现 案例4 我们生活的社区(节选) 五、解读作品,引导幼儿深入学习 案例5 我喜欢的鸟(节选) 第三节 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实现美术教育与各领域的整合 一、创设幼儿喜爱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愿望 案例1 味多美蛋糕房 案例2 美羊羊花店 二、关注偶发事件,引发需求化的美术活动 案例3 有趣的墨迹图 案例4 小兔的家 三、将美术目标渗透在各个区域游戏中,引领幼儿在潜移默化 中学习美术 案例5 建筑区的标志 案例6 绘画日记 四、提供引导性材料,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案例7 各种各样的鸟 案例8 让蚂蚁在画面上活起来 第四节 以生活活动为载体,实现美术教育与各领域的整合 案例1 遵守规则——饮水桶上排队的图示 案例2 学会承担责任——“值日生提示板”的诞生 案例3 学会计划——课间十分钟 案例4 学会自我保护——自制安全标志 第五节 解读幼儿的行为,提供有效支持 案例1 海水怎么变黑了 案例2 从不画到不停地画 案例3 固执的小模仿者 案例4 葡萄干蛋糕 第六节 研究中的收获与思考 一、取得的成效 二、对研究的再思考第二章 把握幼儿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美术教学 第一节 对把握幼儿心理特点的认识与思考 一、为什么要把握幼儿心理特点 二、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把握幼儿心理特点 第二节 把握托班幼儿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美术教学 一、托班幼儿绘画方面的表现特征 二、案例分析与策略实施 案例1 幼儿总爱到处乱涂乱画 案例2 幼儿用笔在画纸上戳小洞 案例3 幼儿画画时不爱换画笔 案例4 幼儿不敢尝试第一次手印画 案例5 幼儿愿意给圆和线起名字 案例6 幼儿画不出圆圆的糖豆 第三节 把握小班幼儿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美术教学 一、小班幼儿绘画方面的表现特征 二、案例分析与策略实施 案例1 幼儿喜欢画圆形 案例2 幼儿把人画成“蝌蚪人 案例3 幼儿喜欢把玩具当做绘画材料 案例4 幼儿的画面中经常出现小草、小花 案例5 幼儿愿意模仿老师的范画 案例6 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绘画 第四节 把握中班幼儿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美术教学 一、中班幼儿绘画方面的表现特征 二、案例分析与策略实施 案例1 幼儿画的形象都比较小 案例2 幼儿愿意给形象装饰细节 案例3 幼儿先在画纸的下方画一条线 案例4 幼儿特别愿意在绘画时给教师讲画 案例5 幼儿认为自己的画最好 案例6 男孩、女孩绘画的内容有自己的喜好 第五节 把握大班幼儿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美术教学 一、大班幼儿绘画方面的表现特征 二、案例分析与策略实施 案例1 幼儿的写生画与现实画不同 案例2 幼儿画出的家是透明的 案例3 幼儿只画事件里的一个物体 案例4 幼儿喜欢画难的物体 案例5 幼儿愿意合作做事情 案例6 幼儿喜欢在画面中自创文字 第六节 基于幼儿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美术教学 一、美术欣赏活动案例 案例1 托班:《哈里昆的狂欢》(米罗作品) 案例2 小班:《人与鸟》(米罗作品) 案例3 中班:《向日葵》(凡·高作品) 案例4 大班:《玉兰花》(吴昌硕作品) 案例5 大班:《风景》(高更作品) 二、美术创作活动案例 案例1 巧变的小手 案例2 装饰画——有趣的风车 案例3 长颈鹿去旅行 案例4 巧妙的隐藏 第七节 研究中的收获与思考 一、取得的成效 二、对研究的再思考第三章 通过美术专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节 解决教师困惑,实施层次递进的教研 一、围绕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激发教师自我思考 问题1 小材料是否适合幼儿表现?怎样判断它的适宜性 问题2 幼儿作品的背景怎么都是太阳、云和草地 问题3 怎样开展大班幼儿的绘画活动 问题4 怎样引导幼儿丰富地表现树枝 二、围绕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注重同伴资源共享 问题1 怎样使绘画材料更加适合小班幼儿 问题2 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向幼儿提出有效问题 问题3 怎样使幼儿在绘画时将人物的动作表现得更丰富 问题4 教师在幼儿命名涂鸦时期如何发挥主导作用 问题5 如何引导幼儿的分散交流现象 问题6 如何在中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提供范例 问题7 如何激发大班幼儿参加欣赏活动的兴趣 问题8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习惯 第二节 关注教师情感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方式 一、亲身体验 二、外出参观 三、按需观摩 四、自由交流参考文献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