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先學大氣物理,又學文藝學,最後是民俗學博士。他在本書中與你說天文,道地理,論詩學,解神話,雜至博物,細到修辭,天上地下,打成一片,古學新知,溶為一爐。這本書與你談龍,談天上的龍和地上的龍,談行於四時的龍和潛行水湄的龍。這本書與你談本草、博物,談本草的來曆和奧妙,談博物學中的怪物和修辭,談草木鳥獸背後的詩意和秘密。這本書帶你舉首遙看“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牽牛織女星,俯身聆聽大地上四季的風聲好如風的歌聲,引你走齣文人的書齋,迴到鬥轉星迴風聲浩蕩的遠古星空和民間大地……全書內容盡管錯雜多端,但卻精氣貫注,籽粒飽滿,透過天文、地理、詩學、神話、博物、修辭等等人文百態、自然萬象,一直在追索的是我們這個民族精神血脈中貫通古今的文化精神。
刘宗迪的这本书是一本兼有散文情怀的议论文,这样大气磅礴的议论文许久不曾相遇,碍于一片白纸的国学功底,加之领会不强,就像一团雾气萦绕在心头,无法辨清,也无法言之。可如此还是想说说看,看自己是否能厘清心中一丝丝雾。 截取书中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的两段话来开始吧。 ...
評分去听刘宗迪老师的讲座,宣传版面简洁,写题目:“不问有用,只求有趣”。有趣这个词在现在被滥用了,各种人格魅力特质都被简单形容为有趣,而不论这个概念如何模糊,刘宗迪老师都担得起。 他讲自己的大学生涯:“物理考了我们县第一,总成绩第二,当时也没人告诉我,不然就报更...
評分刘宗迪的这本书是一本兼有散文情怀的议论文,这样大气磅礴的议论文许久不曾相遇,碍于一片白纸的国学功底,加之领会不强,就像一团雾气萦绕在心头,无法辨清,也无法言之。可如此还是想说说看,看自己是否能厘清心中一丝丝雾。 截取书中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的两段话来开始吧。 ...
評分1)风的现象学: 古人为什么用“风俗”一词表示自己的生活?“俗”字好理解,与“雅”相对,就是指那些还流传于乡野市井,没有被书写为文字,没有被载于典籍,因此还是不登大雅未经文人修饰润色的东西。关于“风”,风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风可以吹弯树梢,吹谢落花,吹皱...
評分序 刘晓峰 尽管早就和刘宗迪相识,但真正了解他,还是在读了他那本研究《山海经》的书《失落的天书》之后。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读《失落的天书》时那种心头一亮的感觉。 《山海经》从来就被视为一本富于神话色彩的地理书,可是,刘宗迪却偏偏从其中读出了天文学,从其中看到了...
一如既往的有意思啊。以前總覺得學術性和可讀性無法很好兼容,現在看來我又naive瞭……暑假有空溫習《山海經》和《失落的天書》,順便《禮記》、《白虎通》……現在想想,民俗學什麼的真是正中靶心啊。看到博爾赫斯奇怪的動物,大笑。順便以前讀山海經根本沒有想過博物學修辭的問題,視界太窄。可能的話還想要補一補俄國形式主義和法國結構主義,還有人類學學術史一塊…… 以詩證詩一篇真的很有啓發,說不定還可以拓展一下斯金納。“民俗學的田野是故鄉”,現在真的懂瞭。三年前還不知道燭龍究竟是怎麼迴事,現在看來,理解之同情實在是太過於閤理。這纔叫做奧義立顯嘛。
评分我竟然反而覺得文筆不好……一句話這裏引一點那裏花哨兩句,串成所謂有文采的句子,讀來膈應得慌。觀點雜亂……
评分在@蔔雨 的推薦下讀瞭鍾敬文和福柯的兩篇,前者看得齣現代學術形成中對古典和傳統的關懷,後者則是打通中西的“知識考古”,都是我感興趣的話題。敘述的語言是淡淡的穩穩的,不臃不澀不銳不詭,閤適心緒平和的正常人閱讀,賭徒和瘋子還是彆看瞭。
评分在@蔔雨 的推薦下讀瞭鍾敬文和福柯的兩篇,前者看得齣現代學術形成中對古典和傳統的關懷,後者則是打通中西的“知識考古”,都是我感興趣的話題。敘述的語言是淡淡的穩穩的,不臃不澀不銳不詭,閤適心緒平和的正常人閱讀,賭徒和瘋子還是彆看瞭。
评分腦洞一開就停不下來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