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先学大气物理,又学文艺学,最后是民俗学博士。他在本书中与你说天文,道地理,论诗学,解神话,杂至博物,细到修辞,天上地下,打成一片,古学新知,溶为一炉。这本书与你谈龙,谈天上的龙和地上的龙,谈行于四时的龙和潜行水湄的龙。这本书与你谈本草、博物,谈本草的来历和奥妙,谈博物学中的怪物和修辞,谈草木鸟兽背后的诗意和秘密。这本书带你举首遥看“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牵牛织女星,俯身聆听大地上四季的风声好如风的歌声,引你走出文人的书斋,回到斗转星回风声浩荡的远古星空和民间大地……全书内容尽管错杂多端,但却精气贯注,籽粒饱满,透过天文、地理、诗学、神话、博物、修辞等等人文百态、自然万象,一直在追索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血脉中贯通古今的文化精神。
刘宗迪的这本书是一本兼有散文情怀的议论文,这样大气磅礴的议论文许久不曾相遇,碍于一片白纸的国学功底,加之领会不强,就像一团雾气萦绕在心头,无法辨清,也无法言之。可如此还是想说说看,看自己是否能厘清心中一丝丝雾。 截取书中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的两段话来开始吧。 ...
评分去听刘宗迪老师的讲座,宣传版面简洁,写题目:“不问有用,只求有趣”。有趣这个词在现在被滥用了,各种人格魅力特质都被简单形容为有趣,而不论这个概念如何模糊,刘宗迪老师都担得起。 他讲自己的大学生涯:“物理考了我们县第一,总成绩第二,当时也没人告诉我,不然就报更...
评分【再说“悠哉悠哉”】 读刘宗迪《古典的草根》一书至P53“悠哉悠哉”一段,想起了我的BBS处女作《读祭钱钟书》(当时还没注意写“钟”为“锺”),2003年12年4日首发于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其中有云:“据说,钱钟书要求学生吃透《说文解字》才配领教他的国学,事实却对...
评分【再说“悠哉悠哉”】 读刘宗迪《古典的草根》一书至P53“悠哉悠哉”一段,想起了我的BBS处女作《读祭钱钟书》(当时还没注意写“钟”为“锺”),2003年12年4日首发于天涯社区“闲闲书话”版。其中有云:“据说,钱钟书要求学生吃透《说文解字》才配领教他的国学,事实却对...
评分去听刘宗迪老师的讲座,宣传版面简洁,写题目:“不问有用,只求有趣”。有趣这个词在现在被滥用了,各种人格魅力特质都被简单形容为有趣,而不论这个概念如何模糊,刘宗迪老师都担得起。 他讲自己的大学生涯:“物理考了我们县第一,总成绩第二,当时也没人告诉我,不然就报更...
雅捧俗咋看咋别扭
评分当年看金庸的劲儿用来背点儿文言学点儿天文星象多好~
评分在@卜雨 的推荐下读了钟敬文和福柯的两篇,前者看得出现代学术形成中对古典和传统的关怀,后者则是打通中西的“知识考古”,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叙述的语言是淡淡的稳稳的,不臃不涩不锐不诡,合适心绪平和的正常人阅读,赌徒和疯子还是别看了。
评分前半议论部分翻过。后面考证的脑洞很赞
评分在@卜雨 的推荐下读了钟敬文和福柯的两篇,前者看得出现代学术形成中对古典和传统的关怀,后者则是打通中西的“知识考古”,都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叙述的语言是淡淡的稳稳的,不臃不涩不锐不诡,合适心绪平和的正常人阅读,赌徒和疯子还是别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