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特里尔,193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1962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获得历史政治科学一级荣誉学位,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去哈佛大学深造,并于1970年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的老师有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等。
特里尔已出版数十部著作,其中大部分有关中国。1980年《毛泽东传》出版,随即被翻译成德文、意大利文、保加利亚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和希伯来文等,在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自译介到中国以来,畅销一百八十万册。
特里尔获得了美国重要的两项新闻奖,即美国国家杂志优秀报道奖和乔治•伯克纪念奖的最佳杂志报道奖。
近年来,特里尔担任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客座教授,2008年被任命为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中心公共政策学者。
美国著名学者兼记者、作家罗斯特里尔的名著《毛泽东传》,被誉为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最受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自登陆中国以来,已经累积畅销近两百万册,在国内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2010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又隆重推出该书的名著珍藏版,以飨读者。
本次推出的珍藏版,对原著进行了更为细致和忠实的再现,行文旁征博引又不乏风趣幽默。在修正了一些上一版错误的基础上,该版本版式设计更为精美大气,并增加了多幅精美珍贵的照片。
有研究者认为,此次名著珍藏版的出版,必将推动国内当下的毛泽东研究热潮的继续深化,使人们看到一个从这种独特的角度描述和阐释的毛泽东,从而开阔视野,受到启发,并以自己个人的眼光、经历、立场出发,重新去理解、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出版业内人士也认为,该书将成为图书市场新的亮点,很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名人传记热潮。
何宇光、刘加英《毛泽东传》译本的错误与笑话 ——以该书引子中第一页的前四自然段为例 胡为雄 何宇光、刘加英二位所译、特里尔(Ross Terrill)著的《毛泽东传》(Mao:A Biography)的最新汉译本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按理说,这...
评分原为毛邓三论文。其实作为毛邓三论文有点不合要求,但禁不住当时太想写了。 2007 年10 月13 日 前言 我自知没有能力探讨这样宏大的题目,但这些天来,我反复阅读课本、毛主席的传记甚至观看描写当时的电视剧,让我有一种巨大的冲动,就毛泽东思想之产生,主要从毛主席个人品质...
评分这本五百多页的大部头花费了我接近三周的睡前阅读时间,每天差不多要看一小时左右。合上书之后,遗憾是最大的感受。 遗憾之一,内容的缺失。 作为传记,至少应该把主人公一生中的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明白,我觉得这是传记的基本要求。但这本书甚至连这一点都没有完全做到。4...
评分我有个大学老师是萧延中教授的学生,所以对于这本书,我的那位老师还是有些了解。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删掉了许多不够红的东西,而且之所以能够出版的如此火热,也托福于它的和谐。 开始对这本书还算印象良好,因为毕竟是太祖年少的时候,说深说浅都无可厚非。包括全书中对于...
总体来说,本书的写作亦是功过参半。 在有据可查的史实和定论上,作者做到了不偏不倚,可谓: 极尽史料之探索,务求所述之客观。 然而在毛主席个人行为背后的一些微妙心理和动机的推断中,站在一个局外人兼美国人的身份和角度,作者仍不能抛除预设的立场,可谓: 大行春秋之笔法,惯出诛心之论调。 印象很深的一段是,作者指出毛主席是对亲人没有什么感情的人,举出的例子是当他的亲生儿子在朝鲜战场上,毛主席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痛。 作为一名美国人,他们不理解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绪内敛,以及那个年代的人为了革命献身的义无反顾,这倒也很正常。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晚年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舒舒心心地安享天伦之乐。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评分幼年抗父,少年抗师,青年做过劳工、教师、新闻人(文笔相当扎实),中年履任广州国民党部长。国共破裂后,进军长沙时被地主逮捕,险遭枪决。逃命后自立山头,拉拢地痞,与中央李立三遥相对峙,并挖来了朱德。从莫斯科来的王明、博古顺水推舟,建政瑞金,毛当选主席,后又失势(疑似遭到软禁)。李德反围剿失败后,朱毛建军功、夺遵义,与张闻天一并上位。抗战期间结识江青、走上神坛、延安整风、搞垮张国焘王明、推出毛思想。之后便是赢得内战,建都北京,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另:翻译得有点硬,且语焉不详之处太多,隔靴搔痒,未能解馋,期待看到全本。
评分很难评价毛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把他同封建帝王相比,他无疑是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一个。如果把他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导师,他则七分丰功伟业三分乱舞江山。毛首先也是一个人,他有人的七情六欲,尤其是相较于一般人,他更加热情亢奋,更加浪漫主义,也更加迷恋权力。其次他才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他坚信自己正确并引领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他不应该被神化,因为他同样来源于乡土;但他也也不应该被无限贬低,因为他确确实实让四亿中国人站起来了。
评分对上学时候的零散的共产党知识穿了起来。学习历史为什么要读关键人物传记?其实在我看来,对一件事情来说,成因错综复杂,但是,对于人来说,人性是不变的。年轻的毛泽东也会希望去认识大人物,壮年也会喜欢多个女人,晚年也会固执多疑,无论站在哪里,人,终究是人,人性,终究是不变的。由此及彼,若一件事,不符合人性,那么很有可能事情是错的,或者,还有更真正的原因,并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也许站在巅峰,可以写出“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但回过头来,也未必比普通人活的更痛快。欲望会放大,即使如毛泽东,也要防止别人的暗杀,也要收到其他势力的制衡,有人说书里的细节无聊,但是在我看来,毛晚年与护士的互骂,才让我们看清伟人真正的生活,距离更近的观察历史,观察一个人。
评分真是一本"大书"啊!不过还是喜欢不起来这位老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