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1897年生,字 羡季,别号 苦水,晚号 驼庵,河北清河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先后于燕京、北京、辅仁、北师大等名校任教.自上世纪30年代起,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元明残剧八种>、<佛典翻译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问世,同时创作了<无病词>、<味辛词>等旧体诗词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了<苦水作剧>、<游春记>等,人称「中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位"杂剧"作家」.1960年因病去世.
叶嘉莹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学者,顾随先生作为她的授业恩师,对其人生学问的影响自不待说,而听顾随讲课的八本笔记一直被叶氏视为一生治学之圭臬,此次,《顾随诗词讲记》则是根据叶嘉莹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顾随先生的女儿之京女士又从新发现的叶氏笔记中整理增补《古诗中的夏天》、《说竹山词》等一万多字篇幅,讲记包括顾随在课堂上泛谈的诗歌妙理,以及诗人诗歌的专论。顾先生对诗歌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见,纯以感发为主,全任神行,一空依傍,“凡是在书本中可以查考到的属于所谓记问之学的知识,先生一向都极少讲到,先生所讲授的乃是他自己以其博学、锐感、深思以及丰富的阅读和创作之经验所体会和掌握到的诗歌中真正的精华妙义之所在,并且更能将之用多种之譬解,作最为细致和最为深入的传达”
羡季先生的讲记 娓娓道来又切中要害 不仅评诗词大家的诗词 也评评论诗词大家的大家 挥洒自如 舒缓中令人有通透的赞叹 大学的时候读了一些叶嘉莹的诗词讲记 现在才读其师的讲义 不禁感叹 有这样的老师何其幸运 因为读诗词太少 因此评也读的少 但到目前为止这是看过的最令我感到...
评分很惭愧,知道顾随,是因为叶嘉莹。从弟子的脉络“溯游从之”,方见一大师“宛在水中央”矣。原来,顾随先生的弟子还包括大名鼎鼎的周汝昌、郭预衡等。老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在郭先生门下访学一年,算起来,顾先生也算得上我的“师祖”了。 这本《顾随诗词讲记》并非顾随自我...
评分1992年桂冠版《顾羡季先生诗词讲记》: 书末叶嘉莹〈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季先生〉介绍说:「先生的才学和兴趣,方面甚广,无论是诗、词、曲、散文、小说、诗歌评论,甚至佛教、禅学,都曾留下了值得人们重视的著作,足供后人之研读景仰。但作为一个曾经听过先生讲课有五年...
评分顾随似乎只是能发散,而不能发明。发散,是就情理而言,灵光闪现,所以能观照大千,一一作妥帖了。发明,是就学问而言,不是没有构建框架,只是都散落一地了。顾随造诣精深(而非广大,他的文章读起来与木心是同一味道,木心却正广大),其路数固非做死学问者所能想象,而其天...
评分精妙语,热心人。
评分恰到好处,独具慧眼
评分对诗词极有领悟和见地,课也讲得好,旁征博引,声东击西,云垂海立,纵横捭阖,虽不免一家之言,但金句频出目不暇接,木心看了应该很想跟他畅聚对谈吧。可惜其文稿在十年浩劫中大多被毁弃。幸好有叶嘉莹女士贡献笔记出书成册,也算功德一件。
评分放弃了,拖了这么久,还是每次打开都记不得上次读到哪里。
评分和读另一本篇目多有重复的《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不同,看这本的时候觉得顾随还是挺渊博、可敬的,以前给我的那种高冷之气少了许多。很少所谓鉴赏的东西,更多是讲诗与人生、诗心与诗情,极为耐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