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诗歌 学术 人民出版社 诗词 美学 朱光潜
发表于2025-02-05
诗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诗论》,想明白一件事物的本质,最好先研究它的起源;犹如想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最好先知道他的祖先和环境。诗也是如此。许多人在纷纷争论“诗是什么”、“诗应该如何”诸问题,争来争去,终不得要领。如果他们先把“诗是怎样起来的”这个基本问题弄清楚,也许可以免去许多纠纷。
朱光潜(1897-1986),美学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教务长。1946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文学院代院长,中国美学学会第一届会长,民盟第三至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毕生从事美学教学和研究,在西方美学思想和中西方文化研究方面造诣较深。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译有[德]黑格尔《美学》等。
艺术受媒介的限制,固无可讳言。但是艺术最大的成功往往在征服媒介的困难。
评分艺术受媒介的限制,固无可讳言。但是艺术最大的成功往往在征服媒介的困难。
评分朱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本色。行文尤见风格。 语言是思想情感的组成部分,同时产生?这很像海德格尔的语言观。
评分诗、乐、舞同源。文化写定的形式扼杀了歌谣流动的生命。谐,the sense of humour,使诗技巧化,并传递情感。谐因情之程度的等差约可分为滑稽(偏遁逃)与豁达(偏征服)。但西方一向少朱光潜所定义豁达的诗,所指滑稽与昆德拉的滑稽、幽默略近(毕竟幽默的含义源自西方)。诗与谐是生气的富裕。隐是中国描写诗的始祖,也是比喻的基础。诗的境界由直觉见出,而作者的直觉并不排斥理、智、经验。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乱俗则隔,熨帖则不隔。超物之境近理智,同物之境则是移情。作者的表现说是情、意象与语言的统一,形质兼重。诗、乐为时间艺术,侧模仿现形;画为空间艺术,侧表现自我。中国诗的顿完全是音的停顿,与意义常相乖讹。齐梁时诗乐分离,诗人不得不在文字本身求音乐,故有声律运动。赋之于诗,在意义的排偶与声音的对仗
评分诗、乐、舞同源。文化写定的形式扼杀了歌谣流动的生命。谐,the sense of humour,使诗技巧化,并传递情感。谐因情之程度的等差约可分为滑稽(偏遁逃)与豁达(偏征服)。但西方一向少朱光潜所定义豁达的诗,所指滑稽与昆德拉的滑稽、幽默略近(毕竟幽默的含义源自西方)。诗与谐是生气的富裕。隐是中国描写诗的始祖,也是比喻的基础。诗的境界由直觉见出,而作者的直觉并不排斥理、智、经验。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乱俗则隔,熨帖则不隔。超物之境近理智,同物之境则是移情。作者的表现说是情、意象与语言的统一,形质兼重。诗、乐为时间艺术,侧模仿现形;画为空间艺术,侧表现自我。中国诗的顿完全是音的停顿,与意义常相乖讹。齐梁时诗乐分离,诗人不得不在文字本身求音乐,故有声律运动。赋之于诗,在意义的排偶与声音的对仗
朋友,你的诗和信都已拜读。你要我“改正”并且“批评”,使我很惭愧。在这二十年中我虽然差不多天天都在读诗,自己却始终没有提笔写一首诗,作诗的辛苦我只从旁人的作品中间接地知道,所以我没有多少资格说话。谈到“改正”,我根本不相信诗可以经旁人改正,只有诗人自己...
评分再读第十三章,顺手摘几句朱先生的妙语: 1.诗是人格的焕发。 2.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 3.陶渊明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4.一个人的性格成就,和他所常往来的朋友亲戚们很有关系。 5.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评分远离高中年代久矣,但是看到这本书突然可以静下心来再好好回味品读当年背过的好诗。 1,首先诗是讲究音韵的,诗有谐趣和隐趣。诗经中的许多诗词都以描摹状物似谜语,而题目则为迷底。隐趣则好比那些苦逼的抑郁不得志的才子们,一个劲的咏梅颂菊的抒发胸怀。 2,诗讲究比兴典故...
诗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