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3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在海盐读完小学和中学。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已经完成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3部,其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1995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
读的余华的第二本书,相比《活着》,虽然人物经历依然坎坷,甚至我在担心一乐、二乐会不会在接下来的某个部分死掉的时候,到最后还是看到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如果说《活着》是在歌颂福贵的乐观、生命的坚韧,那么,《许三观》就是对希望的一种执着信念的赞歌。 许三观让我不...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读完好像自己已失掉了四百毫升血
评分一乐看到了胜利饭店明亮的灯光,他小心翼翼地问许三多: “爹,你是不是要带我去吃面条?” 许三观不再骂一乐了,他突然温和地说道: “是的。” 最喜欢这一节
评分伟大不过是朴素平凡的亲情
评分对上世纪的那个时代总无法完全的理解和体会,于我来说,它似带着几分荒诞色彩般令人难以置信。 许三观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疯狂的时代,那个极度困苦的时代。当生活的重量一次次将他踩在脚下时,卖血是这个朴实纯良的人能想到的唯一出路。他用卖血的钱娶了许玉兰,为一乐治好了病,也为二乐某了出路。血于他而言好似上天的恩赐,在每一个生活的关口,李血头的针管便是上帝为他留的出口。这些年来,卖血已不单单是一种挣钱的途径,更逐渐成为他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从中他看到了自己于这个家的价值。 然而,当生活的困苦正一步步远离,当现实终要放过这个可怜的老头时,他却无法承受。当新来的血头讥讽他的血只有油漆匠会要时,他的自我价值崩溃了。他不断重复着“我的血没人要了,以后家里遇上灾祸怎么办” 当生活放过了我们,我们又能否放过自己。
评分小事情,可能会贪点小便宜,会让人看不起,大事情,可从没糊涂过,为了就自己的孩子,不惜一路卖血!在最底层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等老了,竟然忘记了自己还能享福!这就是我们的老一辈人,真真切切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