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94年出版《爱情和其他魔鬼》。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
德劳拉神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长发委地的少女,坐在一扇无始无终的窗户前吃葡萄,窗外是大雪覆盖的原野,女孩每吃掉一颗,葡萄串上就又长出一颗新的来。
他被派往克拉拉修道院为一个女孩驱魔,十二岁生日前夕,她被一条疯狗咬伤了脚踝。
踏进修道院,神父愣住了:和他梦中吃葡萄的女孩一模一样!
在那间幽暗破败的牢房里,他们疯狂地相爱了。
★万物都和爱有关 ,献给浸在泪水之中的人们
★爱情是什么?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它是一种病,在《爱情和其他魔鬼》里,它是疯狂的魔鬼。
《爱情和其他魔鬼》是马尔克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是马尔克斯最受读者欢迎的作品之一。
★从写法上,其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魅力可以与《百年孤独》媲美,故事围绕四五个人物展开,以十二岁女孩和中年神父的爱情为主线,魔幻依旧魔幻,现实更加现实。
★ 这些天里,女孩问过他,是不是真的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情能战胜一切。
“没错,”他答道,“可你最好别信。”
究竟什么样的小说,能让人认定小说家是个不会被文学吞噬,能入魔界,也能入佛界的幸福的人? 马尔克斯绝对是我心中上述小说家的典范,他看到事物的每一个层面,之后依然能豁达。 正如他在这本书中借女主父亲之口所说的那句巧妙的话:“爱情能战胜一切——这是真的,但你最好不...
评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到了马尔克斯笔下,热热闹闹的场面里夹杂着些阴冷,神神叨叨的魔幻里又藏着现实的沉重。老头儿在谈起爱情时总是摆出一副酷酷的冷脸,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爱情是种病;到了《爱情和其他魔鬼》里,爱情和魔鬼,纠缠不清。 这是马尔克斯最后一部长篇小...
评分在我的阅读经验里,老马是那种最让人放心的作者,写长点儿写短点儿都灵,写早点儿写晚点儿都妙,甚至写了些啥都不必去考虑……有新书了吗?买买买!正在读萧伯纳?麻烦让一让啦我们家老马要插个队嘿! 也多亏了老马,从未让我失望。 读《爱情和其他魔鬼》之前,还读了老马一个...
评分"凡是幸福无法治愈的,任何药物也都不可治愈。" “一个疯子,只要有人能接受他的逻辑,他就不能算是疯子。” 女孩问他,是不是真的像歌里唱的那样,爱情能战胜一切。“没错,”他答道,“可你最好别信。” “想法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它们就像一群小天使,在那儿飞来飞去。” ...
评分凡是幸福无法治愈的,任何药物也都无法治愈。
评分就个人而言,老马所有作品中,《爱情与其他魔鬼》和《霍乱时期的爱情》最不喜欢。里面的爱情观是多么热切的简单粗暴,有时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唐诺说老马描绘世界的方式像是给读者提供一个可以拿在手上仔细观看的星球,但转到爱情时我总会忍不住皱眉头。
评分老马的南美洲,总是疯一般是生长着,但也疯一般的枯萎着。
评分宗教法庭驱魔青年恋上混种长发魔法少女,雪地葡萄梦,禁书博物馆,父辈错过的真爱与诅咒,主教失去的目标与故乡。个人觉得比《霍乱爱情》好,简洁精炼浪漫
评分纯粹的爱情之作,其实是很普通的梗,但是在马尔克斯的笔下就能生出别样的色彩,炽热迷人似罂粟花般无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