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1900~1990),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浙江德清人,清末经学大师俞樾曾孙,幼秉家学。1919年投身于五四运动,同年于北京大学毕业。曾赴英、美留学。曾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中国大学等院校教授。加入过北京大学“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文学团体,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主要著作有诗集《冬夜》、《古槐书屋词》,散文集《燕知草》、《杂拌儿》,红学著作《红楼梦研究》《读<红楼梦>随笔》等,一生作品集为《俞平伯全集》(共十卷)。
《红楼梦辨》内容简介:《红楼梦》是部没有完全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读他。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已有三种:(1)高鹗续的四十同,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三十回的续书,原书已佚,作者姓名亦无考。(3)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底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底存在。这三个本子,作者在下边,都有专篇去考证,批评。至于从高本百二回续下去的,如《红楼圆梦》《红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列举底必要……
最早阅读《红楼梦》应该是在初二的时候,想起来还会觉得搞笑,最初的阅读想法来自于表姐的那一句“你还小,看不懂”,不服气的我当下就去借了红楼,慢慢的看了下去,也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但总算是看完了。看不懂的地方很多,随着时间的变化,也慢慢懂得了很多。慢慢的,也开...
评分近日缘着二读《红楼梦》,抱起俞平伯的《红楼梦辩》一书与原著小说对比细看,竟然收获极大。民国学人那一份独有的钻牛角尖劲儿的认真和真名士自风流的气息,读来如见雪后春日。 初读红楼梦乃是庚寅岁末,去今已五岁有余。彼时我的趣味与平伯初读时一样,觉此书气象狭窄,并无甚...
评分再版。基本结构:1,提出一个疑问或者看法,2,列出证据,引用字句有明确的章回出处。这个人不愧是老牌红学家,有上个世纪严谨的、客观的、追求进步思想的人文价值观,也表达了多元、尊重的思想内涵。他提出了《红楼梦》的影响作用,指出了《红楼梦》的错误和续作的思想错误,做了《红楼梦》人物分析猜设他们的命运,薄薄的一本,每行字都精湛,是学者的风范。(他那个时代习惯说‘的’是‘底’)
评分非常精彩!
评分总体认为,一本小说花大时间至论证、推论是。。。特别还是在民国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当然像钱穆的意思来看,“书生报国,唯有不添乱而已”。所以继续学术研究也。。。俞大师作为一时兴趣,解读,钻研并分享成果给世人也无可厚非,只是依照来看,后来的所谓“红学家”,一辈子靠着研究“红楼梦”来生活,真是。。。 总之,我的观点是,小说,看看而已,讨论讨论而已,不要太当真,不要太较真。
评分再版。基本结构:1,提出一个疑问或者看法,2,列出证据,引用字句有明确的章回出处。这个人不愧是老牌红学家,有上个世纪严谨的、客观的、追求进步思想的人文价值观,也表达了多元、尊重的思想内涵。他提出了《红楼梦》的影响作用,指出了《红楼梦》的错误和续作的思想错误,做了《红楼梦》人物分析猜设他们的命运,薄薄的一本,每行字都精湛,是学者的风范。(他那个时代习惯说‘的’是‘底’)
评分相逢恨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