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布尔加科夫(1891~1940)俄罗斯作家。出生于乌克兰基辅市一个教授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音乐、戏剧,深受果戈理、歌德等的影响。1916年基辅大学医疗系毕业后被派往农村医院,后转至县城,在维亚济马市迎接了十月革命。1918年回基辅开业行医,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后被邓尼金分子裹胁到北高加索。1920年弃医从文,开始写作生涯。1921年辗转来到莫斯科。1920年开始在《汽笛报》工作,发表一系列短篇、特写、小品文,揭露并讽刺不良社会现象,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风著称。1924~1928年期间发表中篇小说《不祥的鸡蛋》(1925)、《魔障》(1925),剧本《卓伊金的住宅》(1926)、《紫红色的岛屿》(1928)。1925年发表长篇小说《白卫军》,描写1918年基辅的一部分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白卫军军官的思想行动。1926年小说改编为剧本《土尔宾一家的命运》,上演获得成功,但也引起争论。1927年他的作品实际上已被禁止发表。1930年,在斯大林的亲自干预下他被莫斯科艺术剧院录用为助理导演,业余坚持文学创作,并重新开始写他一生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大师和玛加丽塔》(1966)直到逝世。其他著作有剧本《莫里哀》(1936)、传记体小说《莫里哀》(1962)等。
本书是俄国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的短篇小说集,里面收录了作家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短篇作品:《不祥的蛋》和《狗心》。《不祥的蛋》是作者的成名之作;而《狗心》则最充分地体现了作家的写作风格。两个短篇都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文笔机智,讽刺辛辣,既有对无知领导的揶揄,对官僚主义者的嘲讽,也有对高科技时代伦理道德问题的审视,更有对处于革命暴力中人的“突变”的人性的否定性思考。作家用一种喜剧的色彩,不动声色地描绘着特殊时期中社会的悲剧以及人的悲剧。
文/菽麦 看完《不祥的蛋》,脑海中脑补了一幅神奇大蛇在城中吃人的场景,画面血腥而又残酷,似乎城市马上就要毁灭,但就在打的火热的时候,天气突变,温度骤降,大蛇躲无可躲,被冻死了,这个结尾就像故事的开始一样,充满了荒诞的趣味。 《不祥的蛋》是作者米·布尔加科夫在19...
评分 评分很多时候,实验者不会考虑自己研究的课题是否有悖常理。面对实验后的成果出乎自己的接受范围,又让一切回归最初。有想法是好的,做实验研究也是好,但是我不认为把人体的器官移植到动物身上,去观察,这件事本身有必要吗?为了研究,很多小动物都已经为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如...
评分文学史的课程要求看《大师与玛格丽特》 看了以后觉得很牛逼 那天在图书馆,把短篇也拿回来看,也很碉堡 1 恶魔纪 小人物的形象和遭遇在俄罗斯文学一直流传 魔鬼的插入不仅让人想起《大师和玛格丽特》 2红岛 据说是布尔加科夫翻译的凡尔纳的作品 我看来倒是很有《动物农场》的...
评分我总是很吝啬地使用“伟大”这个词,尤其是用在艺术家身上。好多艺术作品让我着迷,也有好些艺术家为我迷恋,但是极少数的他们配得上“伟大”这个词的分量。费里尼是一个,布尔加科夫也是。 布尔加科夫的《大师和玛格丽特》,在我仅有的阅读史上是本神奇的书。它的...
布尓加科夫永远那么精彩。
评分王小波将作家分为两类:一类在解释自己,另一类在开拓世界。前一类作家写的一切,其实是广义的个人经历,而后一类作家主要是凭借想象力来营造一些什么。以此标准,布尔加科夫显然属于后一类。作为“苏联俄罗斯文学原野上的一只文学之狼”,布尔加科夫将恣意的想象与尖锐的嘲讽溶于一炉,不平而鸣振聋发聩。
评分还是带着苏俄小说的拙重,《不祥的蛋》看得不仔细,还会重读的
评分虽然久闻布尔加科夫大名,不过真正想去读,是因为余华在其随笔集《我能否相信自己》中对他的力荐。这是一种高级剧透,余华作为小说家,是创造故事的人,熟谙勾引读者好奇心的方法,所以自那以后我对《大师和玛格丽特》不断心向往之。《狗心》包含布尔加科夫的两个中篇《不祥的蛋》和《狗心》,两篇讽刺小说佳作,更喜欢《蛋》,《蛋》的张力更外在,《狗》的张力则卷向内部。荒诞、幻想、现实主义的融合很成功,不过对于讽刺、尤其是对体制的讽刺,我的兴趣不足够,所以虽然两篇故事都很精彩,不过仍给我略通俗的感觉。个人与体制和俗世的争斗,在我看来永远是枉费精力,消耗生命的事情,没多大意义。当然,大师之所以大师的地方,在于他并不会被自己画的圈子套牢,不知不觉间,布尔加科夫的文本特性和独创性已铭刻在小说历史的碑体上,值得我们隔空膜拜
评分将沉重桎梏化为轻盈想像,现实与魔幻的交错,苦涩幽默与辛辣嘲讽的结合。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以巧妙科幻外衣轻触庞大机制的底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